第四十九章 不值得的人(第2/4頁)

李常欣不以為意的回道。

“這有什麽好在意的,反正我比你要好點,奶和娘都是親的,再說了,我那生父的身份與老婆孩子,都能被奶交給爹,足以證明爹比我那生父好,反正我就是爹的女兒,沒什麽不同。”

“再說,我那生父還不知道做了什麽大逆不道的事呢,才能把奶那麽心軟的人,給氣到這個地步。”

誰也沒有想到,在他們的印象中,素來天真單純的李常欣,竟然能通透到如此地步,不僅能迅速接受自己的真實身世,還能一言道破這其中的關鍵。

連邵雲博都不曾想過,陳鳳琪之所以會做出那些驚人之舉,可能是因為她的親生兒子犯了什麽大錯。

畢竟在他的印象中,東家太太那麽英明睿智,在教導晚輩方面,更是極其用心,想來她親生兒子的品性肯定不會差。

可是李常欣的話卻提醒了眾人,若真像她所說的,她生父是因犯下什麽不可饒恕的大錯,才會將東家太太氣到看透血緣關系,只當沒有她親兒子那個人,好像還真有可能。

真不愧是太太親自教大的孩子,就算資質尋常,也能被教得如此通透與敏銳,明明活得天真單純,沒有什麽心機,卻能將復雜的事情簡單化,心性十分超脫。

邵雲博忍不住感慨道。

“還是常欣厲害,一語道破這其中的關鍵,真相可能正像你說的那樣。”

長輩的誇獎,讓李常欣感到很受用,難掩得意的擡起下巴回道。

“那是當然,奶奶常說,人生有限,不要為那些不值得的人勞心費神,不要辜負真心待我們好的人,血緣關系在很多時候,都是束縛我們的枷鎖,沒必要因為在意所謂的血緣關系,就放任自己被不值得的人綁架,我那生父肯定就是那個不值得的人。”

看來太太這是在拿自己的經驗與教訓教導後輩啊,活到年過六十,還沒能看穿這些的邵雲博,在聽到這番話後,頗有種醍醐灌頂之感,他這輩子或許都做不到這般灑脫,可是能明白這其中的真相,也是一件幸事。

“不過最厲害的還是你們的祖母,能教出你和常煦這麽優秀的孩子,看到你們兩個都能平靜的接受各自的身世真相,我就放心多了。”

在陳鳳琪看來,這個時代的信息傳播速度與效率,低到有些令人發指,完全不似後似,人在家中坐,就能即時知道天下新聞事件。

但是在這個還不講究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時代中,一些重磅消息還是能在現有條件下,以最高效率被傳開。

例如當朝首輔在朝堂上當眾自曝,自己曾經賣身為奴,而且就是在寄養二皇子的那個高台縣李家當仆人的消息。

以及高台縣李家那位因開設南江書院之功,被誥封為五品宜人的老太太,在親兒子不知生死的情況下,認個義子頂替親子身份,還作主將親兒媳改嫁給義子的奇聞。

對京城眾人而言,近期的新鮮消息可謂是層出不窮,先是十五歲少年天才力壓一大批俊傑,相繼斬獲會元與狀元,接著又被曝出少年狀元乃是當今皇上寄養在外的二皇子,然後又是最新這些,讓他們感到有種目不暇接的感覺。

自從聽說新科狀元的出身信息,一直高度關注這些消息的何瑞,在聽說朝堂上的最新消息後,此刻正神色頹廢的將自己關在一間閑置無人的班房中,抱著頭閉目沉思,腦海裏的思緒卻雜亂不堪,讓他毫無頭緒。

何瑞現在是切身體會到什麽叫做一步錯,步步錯,他當初在上府城趕考的途中,路遇山體滑坡,因反應迅速,才沒有當場身亡,但他還是被滾路的石頭砸傷了頭,行李全都被掩埋在泥石之中。

幸運的是,他被回鄉祭祖的何家人及時搭救,才撿回了一條命,醒來後,他的記憶一片空白,何家人在得知這一情況後,趕緊請來多名大夫為診斷,都無法為他恢復記憶。

時逢何大老爺唯一的兒子近期剛過逝,只剩下五個女兒,而他無論是長相,還是年齡,與對方那早逝的兒子有幾分相似,就說他是自己的兒子何瑞。

在記憶一片空白,只剩下一些本能的情況下,何瑞最初的確相信了,以何家大少爺的身份自居。

因何大老爺的兒子生來體弱,耐不住長途奔波,一直住在京中,此前不曾回過祖籍,直到這次在病入膏肓的情況下,冒險隨被外放的何大老爺一起,去尋訪一位名醫,結果還沒尋到名醫,人就先沒了。

何大老爺本打算將兒子的棺木送回祖籍安葬,結果卻被山體滑坡將無法快速移走的棺木掩埋住,及時被救下的李成傑,就是何家下人試圖找到自家少爺的棺木時,順便發現的。

何家老宅中的人,並不認識何家大少爺,當然是主人怎麽說,他們就怎麽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