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形象(第4/5頁)

“郭少卿剛來,不了解情況,就直接給本世子定罪,還無辜牽連我父母,是何居心?”

郭少卿臉色平靜的回道。

“郭某只有維護朝綱法紀的公心,天地可鑒,世子若是不服,盡管向陛下申訴,但是現在,來人,先將林世子帶回大理寺。”

本就跟在他身後官差聞言,不顧林世子的抗議聲,毫不客氣的將其拘走,他們大理寺近來工作十分繁忙。

因為不宜大張旗鼓的四處拿人,目前也不便公開他們所牽涉的案件,每次都需要他們絞盡腦汁的想理由做幌子,這位挺好的,主動送了個現成的名頭,還可以逮一搭二,順便將他那對爹娘也光明正大的帶回去。

讓人將林世子帶下去後,郭寺卿露出溫和的笑容,看向李常欣和李常煦,他們姐弟已從當初的孩童長成少男少女,他也能一眼認出他們的身份。

“幾年不見,你們姐弟兩個已經長這麽大了,太太身體可還健旺?家裏可好?”

李常欣已經不認得對方,李常煦卻還記得,而且對方也在他奶奶在臨行前交給他的名單上,趕緊拉著李常欣一起向對方施禮道。

“見過郭伯伯,有勞郭伯伯惦念,祖母身體一直康健,家裏也好。”

看到李常煦在這種時候,出現在京城裏,郭寺卿立刻明白邵首輔會辭去本屆會試主考之位的原因。

他在南江書院當先生的期間,不止一次的看到眼前這對姐弟,不是被當時的高院長抱在懷裏,就是被扛在肩上鬧著玩,跟嫡親的爺孫沒兩樣。

或者說,高院長,也就是現在的邵首輔的親孫子親孫女,都不曾有過那種待遇,縱然雙方後來不曾再聯系,郭寺卿也很清楚,對有些人而言,某些感情並不會因為沒有聯系就消褪。

不管是對曾經的高院長有大恩的東家太太,還是在邵首輔需要幫助時,不惜用自己的一世清名幫他站台的玄隱先生,在邵首輔心中的地位,都足夠重。

畢竟有些不聯系,並不是疏離,而是保護。

不過就算不論其它,郭寺卿看著這對姐弟,也很歡喜,畢竟他也是曾得東家大恩,卻無以為報的人。

“看到你如此年少,就能考取舉人,實在令人欣慰,既然來了京裏,伯伯肯定要做一回東道,你們現在住在哪裏?我安排人過去幫你們拿行禮,你們可以住到伯伯府上。”

張文謙卻在此時插話道。

“郭寺卿,凡事都要講個先來後到,是我先遇上他們的,他們應該住到我那裏。”

郭寺卿不贊成的皺眉。

“你家孩子小,你哪有精力照顧他們,這件事,你就不要跟我爭了,我有當先生的經驗,常煦是我的學生,他要備考,住到我那裏,我還能指導一下他的功課。”

看著眼前這位在南江書院時,主要教授律法類副課的長輩,一臉認真的以先生自居,張文謙有些無語。

不過沒等他開口,李常欣就迫不及待的回道。

“郭伯伯,我弟這趟來參加會試,是為了和我奶打賭,我奶最大的願望,是讓他嘗嘗名落孫山的滋味,所以他不用備課,也不用住到你們那裏,我們就是來京裏玩玩。”

對於李常欣來說,不管是住到郭家,還是張家,都不如他們現在住的地方自在,有這種不熟悉的長輩在身邊管著,就沒有自由可言了。

聽到李常欣為了爭取自由,張口就把自家老祖母給賣了,李常煦忍不住想要扶額,不過他還是迅速接過話道。

“多謝郭伯伯和文謙哥的好意,但是我們這次是和袁大哥一家上京,我們進京後住在他們家,不好再搬出去。”

聽李常煦這麽一說,還在為李常欣的話,感到震驚和意外的郭寺卿與張文謙,都不好再勉強,只能要求他們留地址,邀他們回頭去家裏做客,畢竟他們也都知道些袁文義的事。

袁文義的家族,本是京中頗為顯赫的世族,族中人才備出,其祖父曾官居次輔之位,因族中一位子弟犯了事,被先帝要求要徹查,從而導致全族都被罰。

在有心之人的推波助瀾下,借袁家與當時的太子外祖家是姻親關系一事大作文章,成功將當時的太子外祖楊家與太子牽扯了進去。

康平帝繼位後,先為自己那因為實力過硬,沒怎麽傷筋動骨的外祖一家恢復名譽,袁家卻因當時確實被查出許多問題,算不上是被冤枉,也就不存在為他們平反的說法。

不過看在他外祖母是袁家女的份上,康平帝還是陸續為那些因袁家的關系而被無辜牽連的人平冤昭雪,歸還袁家祖產,赦免了袁家的一部分族人,其中就包括袁文義。

袁文義早就知道袁家被赦免的事,也曾回到京城接收他那一房該得的家產,卻在事了之後,選擇回高台,不想留在已無至親的京城,也不想面對那些雖有血緣關系,卻連累他父母慘死的所謂親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