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宴會(第2/2頁)

當然這些也是時下普通百姓的慣常作用,只是像李家這樣經濟比較富裕的人家,往往不屑養雞喂豬而已。

聽說這李家莊的主要經濟來源,除了磚瓦作坊,其它的都來自各個養殖場,玄隱先生頗感意外。

“東家要供養如此大規模的一家書院,僅憑這些進項,如何能承擔得起呢?”

想到經他手的那些收入,高顯微笑著撚須道。

“太太擁有過人之智,既然建得起這間書院,還敢一再擴招,我們就不用擔心書院的運營問題,你今天已經去書院周圍看過吧。”

看到對方坦然點頭,高顯才接著道。

“不妨實話告訴你,書院外圍的街道、集市與住宅的所有權,都已歸屬書院所有,也就是說,那些屋舍將來的經營收入,都將歸書院所有,只要我們好生運營,書院的未來絕對可期。”

而書院被劃分為四份,東家與書院本身各占四成,院長占一成,院務會的九名成員會分享一成,高顯退出院長之位後,這一成份額就會交由繼位者玄隱先生。

隨著書院這次的大擴招,讓更多人知道南江書院的同時,也知道了李家莊這裏,除書院這邊的師生與家屬,有共計一千余人外,附近還住著因為有家人在李家莊做工,闔家遷居過來的居民,那些有近兩千人。

三四千人的常居規模,完全可以算得上是座小鎮,人多且聚集的地方,就意味著有生意可做,所以書院外的那些店鋪,現在已處一鋪難求的狀態。

書院裏的收費不高,固然極大的方便了貧困之家的孩子,但是書院是憑報名者的素質挑學生,而不是看到人家孩子可憐,就一股腦的全收下。

如此以來,其中有些學生,家裏其實並不算貧困,這些學生都將是那些商鋪的潛在消費者,而書院目前只完成二期工程,按照規劃,一兩年後就會完成三期工程,屆時將會擴招更多的師生。

逐利而往的商人都知道,人越多的地方,生意越好做,人氣也會越聚越多,如此以來,書院外的那些商鋪與住宅,都不愁沒有進項。

除這些,以及書院現有的養殖場與漁塘外,東家還將書院周圍的一圈地,直接大手筆的撥給了書院。

書院裏的學生本就有勞動義務,那些地裏的產出,以後都歸書院,不用再讓東家負責貼補食堂糧食嚴重不足的問題。

只是就目前而言,學院仍處入不敷出的狀態,可是有了這番規劃,未來絕對可期,東家一時半會兒的肯定回不了本,可是書院本身與院長,並沒有什麽壓力。

身為才華橫溢的讀書人,不管是高顯,還是玄隱先生,其實都是不太在意個人收入的人,可是不可否認的是,金錢其實是對所有付出的最直接的肯定。

不管是分給院長的那一成,還是分給校務會成員的那一成,都能讓人對書院生出更多的歸屬感與成就感,給管理者帶來巨大動力。

聽到高顯簡單介紹了幾句,玄隱先生若有所思的點頭道。

“這位東家太太果然不簡單,難怪能讓你如此推崇,你可真要好好感謝她,才能在身陷困境時,不僅沒有受到什麽折辱,還能有機會創下這番事業。”

“哪怕你這個院長當得時間不長,這南江書院史上,也一定會給你記一大功。”

說到這個,玄隱先生心中有些不是滋味,雖然憑他在安國所享有的崇高聲望,若想開家書院,只需透點口風出去,就有無數人捧著真金白銀,搶著為他建一家書院。

可是他更羨慕對方的這番際遇,因為對方是在賣身為奴的情況下,獲得主人的信重,不僅主動為他消去奴籍,還助其建起這麽一間極具特色的大書院。

最讓玄隱玄生感到神奇的是,南江書院的某些教育理念,與他這些年隱居鄉下,所思所考的那些想法,正好不謀而合。

只是他的那些想法,尚存在他的腦海中,還沒來得及形成文字,這南江書院就已經在實踐,目前看來,他們做得相當成功。

有了當下這個基礎,他這位繼位者縱然能將南江書院中的一切發揚光大,也永遠避不開眼前這位首任院長,哪怕對方任院長的時間,總計不會當超過兩年。

見玄隱先生毫不掩飾自己的不甘與不服,高顯頓覺神清氣爽,他知道對方在介意什麽,自打對方退出仕途後,隱居鄉野,極受文壇推崇的著作出了好幾本。

讓對方在文壇享有崇高聲望的同時,也是清貴的文化人代表,開設這麽一間極具特色的書院,教化世人的創舉,本是對方該幹的活,結果卻被他這個一心追名逐利,心系廟堂的大俗人給幹了,於對方而言,肯定會難免感到心氣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