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講究

雖然後續臨時邀請的先生都還在路上,南江書院還是按照招生時的說明,開始迎接第一屆新生入學,正式開學,就是這樣一來,書院中現有的先生們,所承擔的教學任務都很繁重。

倒是負責打雜與後勤的工作人員,有李家莊的那些雇工家庭打底,在原有的基礎上擴增起來,十分方便,不用再去外面聘請。

學院此次招收的三百多名學生中,七到十歲的蒙童最多,四到七歲的幼學班學生較少,大多還都是來自李家莊。

畢竟是新開辦的書院,還是第一次聽說書院會招收這麽小的孩子,就算不反對,真正疼寵孩子的人家,也不敢冒然將自家如此年幼的孩子送過來,讓其住到書院裏。

會被送到書院住校的幼童,大多都有著這樣、那樣的家庭原因,其中不乏孤兒。

這點倒是與陳鳳琪事先預計的一樣,所以對於這種情況,她並沒感到失望,現有的兩個幼學班,五十多名學生,就能足夠滿足她開辦幼學班的初衷。

在當前的時代中,雖已出現活字印刷技術,但是印刷成本還是較高,這也就導致書籍的價格始終居高不下。

早在決定創辦書院時,陳鳳琪就已經考慮過這個問題,在家裏的資金有限,讓學生低價乃至免費入學的情況下,如何盡量節省各方面的成本,早就在她的考慮之中。

所以她做了兩手準備,一個是聯系縣學與縣裏其它私塾裏的學生幫忙抄寫,另一方面,則是著手自建印刷廠。

首屆學生上課所用的教材書,都是這些手抄本,在人工抄寫的價格低廉,從廠家直接大批采購紙墨的價格也比較優惠的情況下,綜合成本遠比從書店采購,或是請印刷廠印制的價格低。

這些教材除既有讀書人常用的那些外,還有陳鳳琪默寫出來後,用來教孫子、孫女的那些,讀書人常用的那些,主要供應給那些已經啟蒙,有一定基礎的學生。

陳鳳琪默寫的千字文、三字經、魚翁對韻等書,則是用來給幼學與啟蒙班的學生學習。

幼學班主要是以寓教寓樂的方式幫助孩子樹立三觀,培養孩子的生活習慣,認識簡單的字與算數,能學的內容較少。

蒙學班要學的內容更多的同時,對學生的作業與成績要求也相對更為嚴格與正規。

考慮到這些孩子中,有絕大多數,都不可能有機會走上科舉那條獨木橋,陳鳳琪給書院制訂的是以實用為原則的教育方針。

不會一味的只教他們死讀書,在以科舉為方向的主課之外,還會教他們算術、地理、文書的規範書寫、古今律法等內容。

如此以來,就算他們將來無法考取功名,也能憑借這些實用知識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擺脫百無一用是書生固有屬性。

只是書院正式開課的初期,這些課程目前還無法正式上線,因為相關的教材,陳鳳琪還在編寫,她規劃的印刷作坊,目前也還在籌建中。

考慮到書院中的教材用量大,再印的次數肯定也多,陳鳳琪決定采用雕版印刷的技術,已經請人幫忙開始制作雕版,與此同時,她也有讓幫忙打聽掌握有活字印刷技術的老師傅。

陳鳳琪本身雖然知道活字印刷技術的原理,但她本身並沒有經驗,更談不上去教別人,不想費時耗力的反復試驗,直接聘請有經驗的老師傅更便利。

懷著新奇與興奮的激動心情開始上幼學後,樂姐兒的反應很符合她的年齡與性,陽陽則是不到第三天,就忍不住找陳鳳琪提出自己的意見。

“奶奶,我不想上幼學班,玉姨她們教的那些,我都會了,而且那些小孩都很笨,還愛好哭,特別吵鬧,我想去上蒙學班。”

看著小小的一只豆丁,皺得眉頭一本正經的抱怨其他小孩,陳鳳琪心中感到好笑,面上卻端著溫和而又不失嚴肅的神情,認真的為他解釋道。

“這就是奶奶特意創辦書院的目的,不去書院,你每天能接觸的,只有身邊這些人,只有當你進入學院,接觸更多的同齡人後,才會發現人與人的不同與多樣性。”

“你現在只發現他們笨、好哭,只要你能融入其中,耐心的觀察,就能發現他們每個人都是什麽性格,有什麽特長與優點,你要多向其學習,也會發現哪些性格與行為不好,警惕自身要引以為戒。”

聽到陳鳳琪的話,陽陽皺著包子臉,實在想不明白,那些笨蛋身上能有什麽值得他學習的特長與優點,半知半解的點頭,是為了答應陳鳳琪,要從別人身上發現缺點,好引以為戒。

陳鳳琪能理解小孫子的處境與想法,越是如此,她越是堅持要將這個小家夥按在幼學班,讓他多接觸同齡人,加深他的某些認知。

讓陽陽早點接受這世上的大多數人都很平庸的事實,也時也認清他的處境,縱然他自身智慧出眾,也要與旁人共處、共事,就算是那些看似平庸之人,其實在某些方面也有過人之處,不能一概而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