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舊傷疤(第3/4頁)

只見在那方灼毀的皮肉下方,有一個半月牙形狀的傷疤,正靠近心臟的位置。

十分眼熟。

連位置也相近。

“這是,如何受的傷?”宣明珠神色清沉。

聶氏有些驚訝地望著長公主,縱使方才她傳遞那些足以掉腦袋的信息時,也沒見長公主神色變化半分,不知何以對她這小小舊傷來了興趣。

這問題無關大局,聶氏啞著嗓音,簡略道:“幾年前為主人辦事,被對手的苗疆刀所傷。”

“苗刀?苗刀……”

前一刻還紋絲不亂的宣明珠喃喃兩聲,好像遇到了一件不可解之事,好看的蛾眉深深蹙起。

“這種傷口除了苗刀,還可能被其它刀刃造成嗎,比如……

“裁信刀?”

聶氏女越聽越為奇怪,她今夜,本來抱有為主子盡忠必死的決心,那使盡畢生技巧與力道的劍舞,是她獲得接近長公主的唯一機會,也是對這人世最後的一場話別。

卻怎麽也沒想到,長公主非但不要她的命,還一岔三千裏地閑談起兵器與傷口來。

滿腔求死之意,在這一刻,忽然便消彌。

“中原九洲之內,除苗疆刀,別無其它刀器能形成此傷口。”聶氏說著,莫名笑了一下,“裁紙刀,文房擺設,便是盡數沒進身體,也及不上這一刀的傷口深。”

*

聶氏被帶了下去。

宣明珠遲遲轉過身,推開落地的直欞窗,夜風拂起女子的鬢發與衣袂。

她對著行宮對面的遠山靜默。

待迎宵回來,宣明珠已撇開傷疤之事不去尋思,側頭問:“珩兒和寶鴉那邊?”

“殿下放心,公子與小姐處安排的侍衛一向最周密,那裏並無異樣。”

“那便好。”宣明珠鳳眸深處浮動著幽邃的光影,“料想他也不是來與我結仇的。楚光王,楚光王,原來是這老賊,當年四哥舉反旗,先帝便懷疑背後有宗室之人支持,只是四哥抵死不認,一直也沒能揪出那個人的尾巴。如今……”

演了三年的戲,如今那只老狐狸是終於相信,她與皇帝當真的不合了。

迎宵的心血自方才便涼了半腔,如此天大的事,關乎江山半壁,得快快傳回宮裏才是。

宣明珠卻說不,“他這是投石問路,咱們不能打草驚蛇。若這邊一收到消息,後腳便傳回洛陽,不是一切都露餡兒了嗎。”

迎宵肅容道,“殿下放心,屬下等定不會留下痕跡!”

“我的人,我自信得過。”宣明珠捉過一縷發,在指端翻來覆去地纏繞,如同在捋那隱藏在亂麻中的線頭。

“問題是京城那頭,皇宮暗處,會不會有楚光王的耳目。”

昔日他在暗,自家在明,如今他圖窮匕現,卻將後路掃得幹凈,依舊如同在暗處,冷眼觀察著她的選擇。

宣明珠心裏又罵一聲“老狐狸”,這個時候,便體現出身邊有個可信任的客卿是多麽重要。

她雖帶著幾人,奈何考驗時日尚短,這件事上她不敢輕信任何人,皺眉沉思半晌,道:“你先給梅……”

未說完,自己又搖頭,“不,讓我再想想。”

*

在這無月的夜晚,不眠之人豈止一個。

上京,楚光王府。一個身著絳色團紋福祿錦袍的銀發老人,拄著南山龍頭拐將孫兒領到他的書房,顫微微取出一個黃綢包裹的匣子。

匣中有一方印,上刻陽文“永固維城”,乃昔年先父所賜。

“一眾封王的兄弟中,只有我冊禮時得了玉印,雖為私印,卻令我大受鼓舞。”

楚光王宣戩捧著那方印,陷入對往昔的回憶,“父皇不該給我這樣大的希望啊……他老人家既暗示我與太子分勢馳衡,便不該在最後又收回這份特權,令我空歡喜一場,一無所得,一無所得……”

“祖父,”宣含弼扶著他,憂慮道,“與長公主聯合這一著棋,會否太過冒險了?”

“冒險?欲成大業何事是不冒險的!”楚光王目光矍鑠,不再是人前慈祥軟和的模樣。

“弼兒放心,昭樂是祖父看著長起來的,她骨子裏那份兒傲性,祖父看得真真兒的,她不可能受屈於宣長賜那個毛孩子之下。”

先前他還有些拿捏不準,憑著幾番大浪淘沙安然活到今的直覺,懷疑長公主與小皇帝聯手弄鬼。

可昭樂一砸司天台,他就確信這不是做戲,做戲沒個將老祖宗的禮法都踩在腳底下糟蹋、往天子臉上抹黑的道理。

這位小姑奶奶,是真敢不把天家顏面放在眼裏,真敢與小皇帝叫板呐。陛下呢,年紀輕手腕子弱,握不住長公主,到頭來雷聲大雨點小,眼睜睜看著人出京去行宮遊山玩水,連北衙軍都控制不住。

主弱臣強,這正是宣戩看中時機,想放手一搏的原因。

畢竟他老了,還能再等幾個春秋?壯年時的雄心如東流逝去的江水,他自己沒能實現,寧願化作青雲梯,托孫子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