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嚴磊下作,前無古人,陳正儒勃然大怒!(第6/7頁)

“許清宵到底給陳儒多少銀子啊?如若數額不多的話,大魏文宮或許也能給你,實在不行,嚴某去借點給您?”

嚴磊繼續陰陽怪氣著。

畢竟陳正儒乃是吏部尚書,這段時間吏部可是過得十分滋潤,這一點大家都知道。

所以嚴磊拿這點來抨擊陳正儒。

“腦疾。”

聽到嚴磊所言,陳正儒直接冷冰冰回了兩個字。

“你!”

“有辱斯文!”

而嚴磊一聽這話,瞬間臉色有些漲紅,指著陳正儒大聲吼道。

“你再指一指我看看?我乃當朝丞相,亦是文宮大儒,你算什麽東西?如今被廢掉儒位,還敢囂張?”

陳正儒往前走了一步,大聲斥道。

此話一說,其余一些大儒紛紛站起身來拉著陳正儒,畢竟都是一家人,沒必要鬧得如此僵硬。

這一刻,嚴磊有些氣急敗壞了,他被這般羞辱,怎能不怒?

可就在此時,蓬儒的聲音響起了。

“陳大人,當真是天大的官威啊。”

“丞相二字,是否連老夫都要向你敬拜?”

蓬儒開口,聲音略帶低沉。

此話一說,場面再一次安靜。

而陳正儒的臉色也極其難看,只是他沒有繼續大怒了。

“蓬儒言重了。”

“不過,此事學生不參與,也不願參與。”

面對天地大儒,陳正儒還是不敢太過於放肆,天地大儒終究是天地大儒啊。

但他尊重歸尊重,不參與歸不參與。

“既不參與,那就退出去吧,所有不願參與此事之人,皆退吧。”

蓬儒開口,下了逐客令。

既然你不想參與,那就自己離開吧,當然若是大魏新聖報徹底在民間火了,你也別想參與進來。

這意思很明顯。

“此等之事,損文宮顏面,陳某即便是再下作,也做不出這般之事。”

“陳某告退。”

陳正儒直接離開,也不管其他大儒的勸說。

原因無他,實在是有夠惡心的。

“學生也不參與。”

“請蓬儒恕罪。”

王新志也跟上了,他也覺得惡心,不願參與。

“學生告退。”

陳心大儒起身,也跟著離開了。

“既如此,學生也走了。”

周民也起身離開。

隨後一連七八位大儒起身離開,他們並非是朱聖一脈,同時如陳正儒等人一般,實實在在感覺到了惡心。

嚴磊明明想要分一杯羹,想要天下民意!這一點他們贊同。

可你分一杯羹就分一杯羹,好好說也沒有問題。

非要踩著許清宵,而且還汙蔑別人抄襲文宮的昭文告示,甚至做了幾手準備,又是要去告狀,又是要許清宵將大魏文報還給大魏文宮。

這也太惡心了吧?

下作!下作!太過於下作了。

隨著一位位大儒起身離開。

嚴磊的臉色也十分難看。

但最終的結果很不錯,一百零幾位大儒,只走了十三位,剩下的皆然沒有離開,有的人或許猶豫,但大部分人還是很感興趣。

其實說來說去還是他們看中了此物的價值。

可以讓他們更加有知名度,更加有名氣,說不定借助此物,可以晉升天地大儒。

這也不是不可能的。

因為想要晉升天地大儒,不僅僅要學識,更主要的是,需要海量的民意認可。

這種認可,可不是說天下人認識你,而是你給天下人帶來了巨大的幫助。

讓天下人實實在在知道,你做的事情,幫助到了天下人,比如說你著作的一本書,實實在在讓很多人受益匪淺。

甚至是普通百姓。

可問題是,大儒之作,怎可能是普通百姓能看懂的東西?

然而這個文聖報不一樣,寫個五百字一千字,不要太多,盡可能精簡一番,傳播度極大,到時候帶來的影響,絕對比一本著作要好太多了。

看著如此多的大儒還是願意留下來,嚴磊還是很滿意。

至於陳正儒等人,他內心冷哼。

隨後待城正儒等人離開後。

嚴磊開始說出自己真正的目的了。

“諸位,嚴某已經想好了,此事一定要諸位寫聯名冊,遞交給陛下。”

“打壓大魏文報,抨擊大魏文報不利於大魏王朝。”

“懇求陛下封禁!如若陛下封禁!我等再將大魏新聖報拿出,這樣一來,將真正的儒家思想傳至大魏上下。”

“而如若陛下不封禁,那也沒關系,必須要抨擊許清宵抄襲我文宮昭文告示,要求陛下下旨,讓許清宵將大魏文報四字還於大魏文宮。”

“當然,我等也不會用此名,依舊是用大魏文聖報。”

“若是可行,往後每一版文聖報,這下面的文宮儒談,便是諸位感悟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