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教育幫扶(第3/3頁)

聽說他們的竹蓀如今不但銷往大城市,去年時更是銷往港城,狂攬好大一筆錢。

嘖嘖,如今河西公社不但要修建初高中學校,還又要修路了。

那馬路修的又齊整又寬敞,比縣城裏的路都要好。

河西公社有竹蓀,其他靠著竹林的公社也有樣學樣,也去種竹蓀。沒有竹林的呢,就種其他農副廠品,總之過得都不錯。

以前沒調查不知道,去年年末縣裏調查時可是嚇了一大跳。

就平和縣下屬的幾個公社中,全部社員都清了賬。

也就是說,這幾個公社中,沒有一戶人家欠了公社的錢、欠了隊裏的錢。甚至家家戶戶年底都有錢分,只是多少的問題。

這個結果市裏的人還不太相信,特意派了調查員下鄉,調查過一遍後不服都不行。

河西公社的更是誇張,人均收入竟然比縣裏的老百姓還高!

要知道他們縣城老百姓已經算是富裕的了,這裏就要說到第二個地理條件。

他們平和縣是兩條鐵路的交匯之處,得益於鐵路的建立,他們整個平和縣就直接被盤活。

唐局長就覺得自己無比幸運,底下幾個公社建幼兒園的建幼兒園,建小學的建小學。

如今縣裏又有一所中專學校,附近幾個縣哪裏有這麽多學校?

這是人在家中坐,政績天上來!

好幾個月了,他睡覺時睡著睡著都能笑出聲。

唐局長話中時而流露出來的嘚瑟,宋禾當然能聽得出來。

該說不說,唐局長這人確實是幸運。他剛上位,就恰好碰上平和縣經濟騰飛。僅僅只是附近公社新建的小學中學數量,都能讓他在全省的幹部中脫穎而出。

想必過不了多久,他就得高升了。

也正是因為平和縣財政寬裕,宋禾心中才起了這麽一個念頭。

她猶豫再三,還是說道:“局長,我說一個提議,就是不成熟的一個提議。”

唐局長揮揮手:“你說吧,你這人能把不成熟的提議說出來?肯定心裏琢磨過好幾回了吧。”

“還真不是,我是剛剛才起的念頭!”

宋禾看了眼門口,然後小聲道:“您說咱們平和縣這麽富裕,那能不能和蓮花鄉這種地方形成對點幫扶?”

說著她趕緊解釋:“我也不是指經濟,我說的是教育!”

唐局長愕然,隨後若有所思,傾耳道:“你繼續說!”

宋禾看他這副模樣,就曉得他有了興趣,而且還能接受自己的提議。

於是,她幹脆大膽一點兒,直接道:“我說的教育幫扶不僅僅是送些書本給蓮花鄉這種地方,更得設立幾個名額,接納那裏的學生來咱們這兒上學。比如說咱們的幼師學校,可以適當性對她們放低一點要求,更得承包了這些人的生活費。”

唐局長聽了久久未說話,瞪著眼看著桌上報紙,心中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大約幾分鐘過去了,他突然喃喃道:“對點幫扶,是個好辦法啊。”

*

一個月後。

不曉得唐局長是怎麽操作的,他們平和縣幼師學校突然加了二十個名額,其中十個給蓮花鄉,另外十個給同樣貧困的江水鄉。

這事兒還上了報紙,源陽日報上重點報道了平和縣的這個政策,並且加以鼓勵。

除了名額外,更送了許多書本、鉛筆本子給蓮花鄉和江水鄉的學校。

縣裏大約是被教育幫扶的想法給點通了,在不久之後,還提出一個經濟幫扶。

不但派人去其他貧困縣進行友好交流,還讓這些縣的人來平和縣學習他們這裏的發展模式。

這段時間平和縣很熱鬧,是上報紙的那種熱鬧。

百姓們都對平和縣上報紙的頻率感到麻木了,前三次還很驚喜,後邊幾次就再沒什麽觸動。

但平時聊天說話時,還是會驕傲提起這件事兒。

時間快進到八月底,宋禾沒有參與這份熱鬧,而是在家中幫小妹收拾行李。

小妹昨兒終於從興隆縣回來了,再過幾天,她就得開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