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第2/2頁)

吉拉的規定圖形和滑行都只是三流水準,唯獨在跳躍方面天賦爆表,隨便一蹦就是至少45公分的高度,助滑一下能蹦到55公分以上,只要用心訓練,就能練出發達的腿部肌肉,屬實天賦異稟,張素商帶了她這麽久,對她抱有相當高的期待。

這會兒小姑娘就提著個魚頭在旁邊晃:“寶貝,來吃晚飯了。”醜貓立刻蹦過去,尼金斯基坐張素商旁邊:“咱們進旅館的時候,有記者在拍攝,明天早上還要晨練嗎?”

這句話提醒到張素商了,有記者圍著的話,運動員是沒法專心訓練的,他立刻起身,氣沉丹田,提高嗓門。

“孩子們,吃完飯的休息30分鐘,準備進行訓練!該換運動服、運動鞋的趕緊!”

他一嗓子吼得走廊上的人都止住腳步,然後房門砰的一下打開,一群花樣滑冰冠軍、亞軍沖出來。

一個葉卡捷琳娜堡出身的雙人滑男伴驚訝道:“他們晚上也要訓練嗎?”

太勤奮了吧?

他的女伴一臉欽佩:“所以他們才是冠軍啊!”

這年頭電燈的普及率還不高,很多人到了晚上就睡了,大部分運動員也沒有開發出晚訓的概念。

等米沙他們幾個開始在走廊裏蹦蹦跳跳、又是波比跳又是深蹲跳的時候,許多運動員都覺得自己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馬無夜草不肥這句話換到運動員這裏,就是人無夜訓不強。

不知從哪個人開始,越來越多的運動員開始跟著他們的動作一起鍛煉,有的甚至跑到室外,在只有零下幾度的雪地上圍著旅館跑步。

這熱火朝天的訓練氛圍感染了東方溯,他面露向往:“秋璞兄在冰雪運動的影響力真是驚人,我也想去和他們一起鍛煉好了。”

蔣靜湖看著他那北風一吹就倒的虛弱身板,連忙將他摁住:“你和我打打五禽戲就行了!”

米沙也沒想到自己的動作能引發這麽多人效仿。

到了第二天,這群年輕人跟著教練的腳步進了比賽場地報名,更是發現他們在不知不覺間已經成了全場焦點。

吉拉初次參賽,她就像是只忐忑的小雞仔一樣,手裏牽著爸爸,緊緊跟著張素商,張素商在時不時響起的相機燈光中面不改色,將一疊報名表交給賽事主辦方:“這是聖彼得堡地區單人滑選手的報名表。”

工作人員接過:“還有14歲的小女孩?是您又收了新學生嗎?”

吉拉連忙站直,張素商點頭應道:“是的,她很有跳躍天賦,我認為她很有希望創造女子運動員在跳躍方面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