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漢武尋仙 第二十九章(第2/2頁)

道門雖然是太學裏最低調的,但卻也是最令人矚目的,眾人是不明白陛下和太子為什麽都如此重視,有那聰明人,隱隱猜到,傳說中太子乃仙人下凡歷劫,興許並不是一則傳說,而是事實,倘若這世上真有仙人下凡,那,修仙問道也不是不可能的了?

不知從何時起,大漢全民掀起了一股尋仙的浪潮,各地方的道觀香火驟然鼎盛起來,道家在民間的聲望隱隱有壓過儒家的傾向,董仲舒有他的堅持,他是難得這麽多年也不曾動搖理念的人,在儒家生死存亡的時候,做了個力挽狂瀾的選擇,他上書,奏請在所有郡縣建立學宮,招收六歲以上的孩童免費入學讀書。

這一上書,簡直捅破了世家貴族的心肺管子!!

知識,知識是什麽?是世家的命脈,是貴族的勛章,是他們這些人高高在上的根本,怎麽能隨隨便便讓下民們學習傳播?

為這道上奏折,朝堂上整整爭吵了半年,一向雷厲風行的太子居然沒有在最初表達意見,而是任由雙方撕扯爭執,甚至背後用手段打壓對方,光董仲舒本人就被彈劾了幾十道,更別提他的學生族人之流了,為此事挨貶謫挨罷官的不知凡幾。

就在反對派取得全面勝利,而董仲舒抵抗無力都有些絕望的時候,其他百家學派,包括儒家的死對頭法家,以及如今發展得紅紅火火的道家,居然聯名上書,支持董仲舒!!

這一次,太子沒再給那些世家貴族們反應過來的時間,他迅速下令,由國庫撥款,地方出力,在各地興建學宮,安排學宮教諭,老師,教材,從初級的蒙學宮,到中級的正學宮,再到頂級的太學,一整套教育體系砸下來,完完整整嚴絲合縫找不到一點漏洞!!

吵了大半年的眾人都懵了,這時候,包括最先提出意見的董仲舒在內,就是傻子也回過味來了,他們這是被太子,暗度陳倉了?

在經過大半年吵吵鬧鬧後,這道政令的利弊在有心人的宣傳下早已被天下所熟知,但凡是有點腦子的,都知道這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望眼欲穿地等著政令通過,這邊太子一聲令下,那邊全國上下都沸騰了!

而這道政令最先是儒家學派為了穩固自己地位而提出來的這個目的,早已模糊,眾人只知道,平民百姓也可以讀書了。

國力蒸蒸日上,等到二皇子劉據都大婚了,太子錦依然單身逍遙,無數覬覦太子妃位置的大臣們等到女兒生的外孫都能學文識字了,太子錦還是沒有動靜,一茬一茬長大的貴女們芳心暗許又黯然別嫁,太子的後院依舊幹幹凈凈,一個人都沒有——陛下和明心真人是怎麽想的呢?

史記,劉錦登基十年後壽終正寢,他一生容顏未改,於建章宮踏仙台白日飛升,在一陣鳳鳴鸞翔中,被一陣柔和的光芒籠罩,消失。

一代賢明通達的帝王,身後卻被世人奉為萬世道祖。

……

“青書,我要你親口告訴七叔,你去峨眉,到底幹什麽?”

白錦剛從一陣眩暈中清醒,便聽到一句包含怒其不爭的咆哮,在自己耳邊響起。

緩緩睜眼,只見一名高大的青年道人手握長劍,劍尖正指向他的喉間,雙眼噴出憤怒的火焰,一瞬不瞬地盯著他。

“小心!”

白錦眼神一凝,猛地撲了過去,這青年道人以為白錦是要反抗,又氣又怒擡劍就朝白錦刺去,白錦雖渾身遲滯之感,躲這一劍之力尚有,但若是躲了這一劍,她朝青年撲過去就失去了意義,當下並未遲疑,朝劍尖撞了過去。

“嗤——”一聲劍尖入肉之聲,與此同時,白錦飛出一腳,將青年身後偷襲他的人一腳踹飛了出去,砸在旁邊的石壁上,當場暈了過去!

至此,白錦才真正松了口氣,雖一刹那不知面對的到底是什麽情景,但刺她的青年道人憤怒中帶著一股擔憂,而偷襲的人卻一臉不懷好意,她還是能分辨的。

不管如何,阻止事情往最糟糕的情境發展,才有可能扭轉局勢,這青年只顧著找她對峙,完全忽略了來自身後的危險,一旦被偷襲者得手,後果不堪設想,尤其是,她能明顯感覺到,當她撞上青年的劍尖時,青年的劍明顯往後縮了縮,不然,以她撲過去的力道,她可能會被當場刺個對穿!

她軟軟地癱倒在地,半闔著眼皮,深深地吸氣吐氣,以緩解胸口傷口劇烈的疼痛。

只一瞬間,便情勢顛倒。

青年道人怔怔地,看了看滴血的劍尖,看了看倒在地上的白錦,又回頭看了眼那忽然冒出來的偷襲者,嘴唇微微顫抖,說不出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