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第4/6頁)

不得不說,高太傅這話真實得一針見血。

大儒們當先生素來不管學生變成什麽樣,因為這個學生的身份比他們要高,想管也管不了。

真管得厲害了,惹得小主子們不高興,大儒們就要倒黴的,還不如一開始就不看不管,只注重功課就足夠的。

不然先生和小主子的關系過於親近,也會惹來皇帝的不快。

真當小阿哥們是孫輩一樣對待,大儒們是不要命了嗎?

小阿哥就是主子,大儒們只能供著了!

四阿哥看了高太傅一眼,猜測到他的心思。

這位從來不站隊的高太傅,難得竟然對自己隱隱有靠近的意思。

是高太傅看出什麽來了,還是他對自己更有信心,又或者看見聰慧的弘輝有了想法?

不管是什麽樣,四阿哥的神色絲毫不變道:“太傅有心了。”

他的語氣跟以前沒什麽變化,對高太傅的態度也沒有一點改變。

高太傅拱拱手算是回應,心裏卻對四阿哥更看高了一點。

他看中的就是四阿哥這份沉穩,真的太沉得住氣了。

大阿哥一向不得皇帝喜歡,皇太子又倒了,三阿哥沉迷修書,又隱隱被皇帝排斥在權力之外,在翰林院算是過得輕松自在。

接下來就是四阿哥了,他得皇帝重用,前面的兄長沒了希望,那麽他就是最大的可能。

然而四阿哥依舊用心辦差,從不跟朝臣走得太近,也沒有籠絡誰的意思。

該做什麽就做什麽,沒差事就在家裏呆著,也不催促不急著出來,跟八阿哥是完全不一樣。

就沖著四阿哥這份不動如山,哪怕高太傅也忍不住高看幾分。

皇帝年歲漸長,皇太子不在,他沒有重新立新太子的意思。

然而皇帝之前病了一場之後,精神頭是大不如前了。

高太傅哪怕不為了自己,為了子孫後代,還是忍不住有些心動,想要在阿哥裏面重新物色一個新主子。

他也不必做什麽惹來皇帝不快,只需要稍微有點意向就足夠了。

四阿哥仿佛並不驚訝,只摸著弘輝的小腦袋問道:“在宮裏住著還習慣嗎?跟著太傅上課,可有什麽疑問?”

弘輝有很多疑問,在高太傅這裏不知道該怎麽問,被四阿哥問起就忍不住仰頭問道:“阿瑪,宮人們互相傾軋,勾心鬥角的,需要管一管嗎?”

他的小臉上有困惑,卻先想的是解決的事。

四阿哥眼底閃過一絲笑意:“那弘輝自己覺得呢,需要管嗎?”

弘輝板著一張小臉道:“阿瑪,兒臣覺得他們要鬧得太厲害就管,不太厲害可能就需要管了?”

因為他見著宮裏人似乎沒誰會管這個,好像只是稀疏平常之事。

四阿哥就點點頭道:“他們會相爭,就是因為在主子身邊伺候的位置是有限的。他們削減腦袋擠過去,就為了出人頭地,可能為了名可能為了利。你要做的就是冷眼看著,有能力者勝之。”

“若是有人用下三流的法子來爭得這個位子,你也得出手阻攔,不能讓這種風氣助長起來。”

沒有能耐,就用陰招把有能力的人弄下去,那麽得到的也不是什麽好人,只會做這種下三流的事,品德也過不去。

他今兒能為了爭搶位置對別人下狠手,那麽以後為了自己也可能對主子反咬一口的。

這種人沒必要放在身邊,更不能讓別人覺得他這樣做是對的,助長這種歪風。

可以有手段,也未必一定特別的光明正大,但以誣陷莫須有罪名和私下弄殘弄傷對手之類的事是絕不能發生。

一旦開始了,那麽身邊人也會效仿,那就永無寧日了。

這些人只盯著身邊人來禍害,他們還有能用的嗎?

不是死了就是殘了,彼此互相殘殺,那麽多差事誰來辦?

弘輝還小,聽得有點迷茫道:“阿瑪,那他們怎麽做才不算過分了?”

四阿哥就耐心答道:“可以用的手段很多,比如先拉盟友。兩人或者三個人結隊,一起聯手的話必然比單打獨鬥要更好一點。幾人可以分工,或探聽消息,或長袖善舞,或一起做一件差事,就能比別人更快,等贏了之後他們彼此之間再競爭。若是位置足夠多,這三人可以一起上。”

這就是良性競爭了,而不是惡性的,以彼此消耗為主。

弘輝這才有點明白了,點了點腦袋。

高太傅在旁邊摸著胡子看得有點驚訝,四阿哥對弘輝完全不是對著一個不大的小孩一樣哄騙,而是有理有據說明白。

弘輝可能無法吃下全部,小小年紀卻能記住一點,不能讓身邊人惡鬥!

當初皇太子就是被皇帝保護得太好了,身邊人出現一點不好就被皇帝徹底換掉。

皇太子壓根不需要操心身邊有沒盡忠之人,也不會費心思去培養,因為他們很可能就皇帝一句話全部換掉,根本不可能留下,何必費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