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第2/3頁)

他們甚至很多都重新組成了一個新的村落,村內都是和他們一樣的人,連村長都是楊延宗上面安排下來的。

這次楊延宗自立門戶,他們都決心跟著遷移,舍棄熟悉的家園和故土,不遠辛苦千裏迢迢跟過來了。

為了安置他們,鄭南郊區正在密鑼緊鼓興建著房舍作移民新鄉。

這事交給旁人楊延宗是不放心的,最後蘇瓷親自接過來了。

從劃地到建房,從安置到入籍,都是她一手一腳親自安排的。

房舍用的是青磚,院墻和畜生圈用是土胚和籬笆,沒有建得特別好,但也一點不差,保持和附近鄉鎮差不多的水平,蘇瓷連日後融入的問題都考慮到了。

楊延宗回來後,還特地抽時間親自看了一次,蘇瓷沒問他滿意不滿意,但他目中流露的愉悅從沒在她面前掩飾過,那心情也是一連保持晴好了很多天。

……

另外值得一說的是,顏氏終於去世了。

本來老大夫說,哪怕服過藥也遠不至於如此,但顏姨娘和楊延信在她面前身死對顏氏的打擊太大了,那天過後其實她就病了,病得還挺重的,之後藥也停了,但最後今年她還是病逝了。

楊延宗得知的消息後沉默了片刻,之後,“該怎麽辦就怎麽辦吧。”

楊延宗兄弟就一個親娘,不能憑空消失,索性就正常發喪,白事不繁不簡,顏氏最後葬在鄭南東郊的楓平山。

楓平山很高,是西南與鄭中交界的大山脈雲倉嶺的支脈,進了鄭南城地界,大半個郊區都能看見它。

車輪轆轆,這天從西郊碼頭回來尚早,經過楓平山不遠時,掛起的車簾剛好對著那邊,蘇瓷見楊延宗看著顏氏新墳方向有些沉默,她把調皮搗蛋的兒子塞進他懷裏,笑嘻嘻地說:“去新鄉看看嗎?差不多都建好了。”

距離楊延宗上次去看,又過來三個月。

古代房子建得挺快的,經過大半年的建設,現在一鄉四鎮二十八個村子已經全部建好了。

新鄉東接宿鄉,南鄰桐鄉和郊道,據底下的人稟,大家和兩邊鄉民都融合得挺好的。

車夫輕甩空鞭,啪啪車頭調轉往另一邊去了。

離得遠遠,便看見簇新的房舍和平整的鄉道。

馬車沓沓沿著碎石子路,不疾不徐馳入。

夫妻倆今日出行還是很低調的,普通的大車,車身和親兵衣飾沒有任何標識。不過進來之後,還是很快被認出來了,主要認得蘇瓷,蘇瓷經常來,阿正等人混了個臉熟,不需要靠標識來辨認了。

很快,就有鄉民送上肉菜,菜是剛從地裏拔的,選最好的,肉和魚也是好不容易舍得給家裏添口肉割的,一見蘇瓷的車,這些鄉民立即興沖沖把家裏最好的東西都包了送過來,有更多的人在遠處見禮。

很快,車板前面就堆著一大堆的肉菜,直到真的放不下了,後面的人才依依不舍拎著回去。

楊延宗沒有露面的打算,蘇瓷便撩起一點車簾,微笑沖行禮的鄉民招手:“謝謝你們,好了,都回家做飯吧。”

當然,除了肉菜之外,還會有些麻煩事,車架走了一圈,正要離開的時候,他們聽見有人吵架。聽說是一家的老鼠藥藥死了一頭羊,不料後者去討公道時不慎把對家小兒子的頭給打破了,花了很多的藥錢,比羊錢還貴,雙方就著要不要賠錢這個問題吵得不可開交,連村長都按不住。

正頭禿間,兩家見了蘇瓷車,就想著讓蘇瓷來評理。

——這活兒蘇瓷之前也常做的,新遷入時塵土飛揚雞飛狗跳,鄉民百樣性情各種雞零狗碎的摩擦肯定不斷的,不過他們都很信服夫人,因此蘇瓷忙正事之余若碰上了,總會時不時處理一單。

她也很樂意。

她處理起來也格外高效,格外讓大家心服口服的,多難搞的人家也不會再胡攪蠻纏了。

看見大家紛紛望過來,蘇瓷擼擼袖子直接就跳下車了。

大家七口八舌給夫人問安,小孩子也興奮地歪歪扭扭給見禮,蘇瓷經常給小豆丁分糖吃,因小孩子都不怕她,一見了她就團團簇擁在她身邊,有兩個小的還光著腳丫子一邊一個揪著她的裙邊。

蘇瓷笑了笑,樂呵呵摸摸他們的小腦袋,擡頭認真聽兩家苦主訴說的前因後果,以及村民們的你一言我一語的補充。

冬陽和煦,雲卷雲舒。

午後的陽光落在黃土夯的村坪上,她一面的認真,時不時點頭,粉臉紅撲撲的,精致的眉眼映著冬陽,金燦燦一片。

楊延宗微笑看著,抱住在他大腿上蹦跶著要跳出車外去娘親身邊湊熱鬧的胖兒子,“元寶,元寶,娘忙著呢,咱就在車裏等啊,好不好?”

大元寶小朋友撅起嘴巴,不大樂意地答應了。

楊延宗拍拍他的胖腦門,把已經一歲多的胖兒子放在大腿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