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第2/5頁)

童繼恩在焦急說著些什麽,而楊延宗卻眼尖,他在有上船痕跡的附近掃了一圈,很快在一處大巖石位置找到一個新刻的暗號。

是季元昊留的。

他搜索片刻,很快找到一個很小的銅制工藝品,是一把縮小版的武將長刀,也就一指長。

他拾起這柄季元昊特地留下來的暗表,心一突:“不好,要快!四王要起兵!”

童繼恩“嗬”一聲,瞪大眼睛!

……

他們的時間非常趕啊,四王的封地是在安隋州,這在東邊頻海,距陽都說遠很遠,足有數千裏之遙,可只要順著大河順水而下,速度卻是可以非常之快的,十天上下,即可抵達了!

說來,這四王確實是個相當了不起的人物,四王沒有六王一樣的祖蔭庇護,他卻憑借自己經營,封地蒸蒸日上,一朝橫空出世,他是很早期就被卷入爭儲風波的,卻屹立將近二十年,四王府非常穩,甚至比六王府都要更略勝一籌。

四王確實是個人物,若非有老皇帝和季元昊的處心積慮,估計現在也扳不倒他。

他也是個當機立斷的人物,其實以四王府的實力,他未必不能負隅抵抗一段時間,可他心知前景不好皇帝意志太堅,他作為人臣失於下風最終恐掰不過的,於是毫不猶豫就遁了,選擇起兵!

這樣的一位人物,他起兵的準備必然是十分充裕的,一旦讓他成功返回安隋州,這天下恐怕又將會是另一個失控局面了。

老皇帝下了死命令,令童繼恩楊延宗等人務必將四王攔截擒獲,否則,統統提頭來見!!

黃得衛長吐了一口氣,眉心緊縮:“諸位怎麽看?水路,陸路?!”

追,他們知道得趕緊追啊,可現在得先選個大方向!四王是會抓緊時間揚帆南下,一路直接走水路,還是選擇容易隱蔽太多的陸路呢?抑或對方會放個煙霧彈,實際卻走陸路,水路?

昨夜連夜水路陸路都飛船飛馬傳令設卡,整個陽都方圓數百裏交通全部停擺,線索是找到一些的,四王貌似走水路了,可真的假的?

大家七嘴八舌,水路陸路繞得頭都暈了。

童繼恩汗如雨下,不停抹著,黃得衛也是眉心深鎖,聽得了一陣,他搖了搖頭,最後擡頭看楊延宗:“楊將軍,你怎麽看?”

別看兩人關系不怎麽樣,但這種緊要關頭,黃得衛還是更相信楊延宗這類無數次在戰場上與生死擦肩的佼佼者,像楊延宗這樣的人,直覺判斷已經練就成了一種天賦本能。

楊延宗沉吟良久,道:“如果我是四王,當第一時間順江而下,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回到安隋州。”

遲,則易生變,現在最重要的就是時間!

須知道,皇帝下的明旨以及緊急調遣青淮和兩江駐軍的急令已經出發了。

黃得衛點點頭,說得對!他也是這麽想的!

“好了,我們馬上登船,往東急追,搜索沿河兩岸一切線索,盡快找到四王蹤跡,快!”

當即兵分兩路,以水路為重心,一行人急忙上船,快速順水往下遊而去。

河風颯颯,格外的凜冽,撩動衣擺獵獵翻飛,楊延宗一身玄黑軟甲,腰佩長劍,他立在船頭,按劍盯著浩瀚的大河和喧囂的江岸,心裏卻在思忖,季元昊倘若再不順利脫身的話,只怕有點懸了。

——他剛才說的話,還是有些保留的,他在等季元昊,倘若季元昊能順利脫身的話,那截獲四王才將大有進展。

不然的話,成功率最多就五五之數。

與四王府相鬥相合多年,四王其人深不可測,楊延宗可從來沒有小覷對方。

……

楊延宗猜得一點也不錯。

季元昊現如今確實有些險了。

昨夜連夜穿地道而出,登船揚帆往東急下,今早和四王府隊伍合二為一,現在表面,已經看不到一點的王駕出行的痕跡了。

季元昊現在才知道,原來堪稱貨通天下的“瞿氏商號”,全國前十之一的巨富商行,原來竟是四王的產業,他們乘著瞿氏的商船,一路南下,順利渡過一個又一個的卡哨,很快就沖出了陽都方圓的封鎖範圍。

好厲害,好準備,果然不愧是他的好義父。

季元昊垂了垂眸,他心知自己很可能已經被懷疑了。

四王從來都沒有真正信任過他,不是嗎?

而四王心思敏銳,那封偽造的通敵信函是誰的手筆難以確認,可從當時去北疆者分析,有時間有空隙騰身去西陽,有這個頭腦,有這個可能,也有一定動機的,排除下來,符合條件的其實人並不多。

其中一個就是他。

而四王對他警惕心向來都是最大最強的。

此情此景,甚至無需證據,先拿下以確保萬無一失才是最穩妥的。

季元昊心念電轉,他的神態感染了幾個孩子,長子緊緊牽著弟弟妹妹的手,靠在母親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