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1更(第2/3頁)

煜王楚韶曜是前朝太子,身份微妙。縱有陛下寬容大度地予他萬分寵愛,可煜王爺還是個沒有真正封地的王爺,這輩子都不能隨意離京。

這是當初依照祖宗法理商議出的規矩,自古廢太子不得善終,能被圈禁榮養已經是最好的結果。讓廢太子離京就藩,於皇室於朝廷,都是不安定的威脅。

長久以來,煜王爺私下裏有沒有離開過京城外人不可知。可他真正意義上的公然離京,二十年來就只有過那麽一次,五年前擊敗魏軍來犯的那次。

然而就在半旬以前,煜王爺再一次轟轟烈烈地離京了。

去往的地方還是,被疫神娘娘占據著的鄧州。

消息靈通的人都知道,鄧州太守一家在惡疫裏喪命了。如今的鄧州已經暫時被朝廷放棄,只等著疫神娘娘享用夠了離開,再去派人接管。當然誰也不知道疫神娘娘會在鄧州逗留多久,按著古時候流傳下來的經驗,短則三五月,長則七八年也都是有的。

朝廷百官已經在陛下的代領下,莊嚴肅穆地祭拜過疫神娘娘,懇請疫神娘娘盡力逗留得短一些。新晉的永郡王楚席軒更是不顧個人安危,從疫神娘娘嘴裏奪回了一大批有識書生和富甲商人。

剩下的鄧州諸城,理應用來獻給疫神娘娘打牙祭了。

他們這些普通的京畿百姓,能做的也只有吃齋念佛、燒香禱祝,叩求疫神娘娘口下積德,三年五載之後多多饒卻鄧州。

可就在所有人都默認放棄鄧州的時候,煜王楚韶曜破天荒地上朝,自請為鄧州太守。陛下斟酌再三,終於不敵煜王百般哀求,於是含淚應允。

根據宮裏采辦小太監傳出來的消息,煜王自請鄧州太守的當日,陛下紅光滿面、精神煥發,雖然心疼與沉痛煜王即將面臨的兇險,可出於對鄧州有救的期待,還是含淚地痛苦吃了三大碗飯。

抱恙多日的頭疼風寒也一下子就好了。

更是慷慨地打開庫房,賜予了煜王爺整整兩車的珍貴藥材,外加足足一千兩的白銀前往療疫。

對於這點,百姓們不太相信。

陛下怎麽會這麽摳門呢?一千兩白銀是多,可對於療疫而言又幹得了什麽?只那些鄧州來的富商,隨隨便便就是上千兩白銀出手了,陛下怎會賞賜如此之少?

後來經過茶樓裏有文化說書先生的講解,百姓們才明白,原來陛下其實也沒錢。他們大晉雖然富裕,可國家基本藏富於臣了。皇宮是過得奢靡,可銀錢方面當真是不足,金銀都被秀才老爺們給攥在手裏。

所以陛下的一千兩白銀,當真不能算少了。

就有人小聲地問,可是陛下這兩年不是一直在抄大臣的家麽?只齊郡王楚席昂的倒台,就牽連出一大批官員被抄家問斬。經鄧州一疫,朝廷又抄沒了不少涉事京官。這些大臣多年辛勞貪汙攢下的家底,難道沒有還給皇帝陛下嗎?

當然這人的聲音太微弱,沒人聽到他的疑惑,也沒人去解答他的疑惑。

百姓們只需要記得,煜王楚韶曜承載著陛下滿滿的期待與愛意,攜帶了一大批物資前往鄧州去療疫了即可。

“小姐,”茶樓靜謐的包廂裏,青桔咬唇,“奴婢總覺得聽別人墻角不好,尤其是聽讀書人的墻角。”

趙若歆淡淡地喝著茶,神態自若:“有什麽不好的,既能打探消息,又能解悶兒,一舉數得。”

“您若是想打探消息,多去參加姑娘們的詩會就好,何必要躲在這市井之地聽墻角呢?”青桔說:“昨天李尚書家的二姑娘還給您下帖子,邀你去賞花詠荷呢,您也不去。”

“她們聚在一起嘰嘰喳喳的,說話雖多卻絕口不談鄧州惡疫,我去了能打探到什麽消息?”趙若歆說,“況且就連李尚書本人都對鄧州一事知之甚少,又可況是他家的二姑娘。這些大人們啊,各個都對惡疫諱莫如深,仿佛只要不提,惡疫就不存在了一樣。”

“可這茶樓裏書生百姓閑聊出來的消息,早就七拐八拐地經過好幾手了,傳到這些人耳裏,再在這茶樓聊出來,早就失了真。好比剛才樓下穿藍衣的那人,他居然還說煜王爺離京當日,是陛下親自出宮將王爺送到了城門口。”

“這哪兒像話呀!”

“當日是明明是小姐你在城門口送得王爺,陛下連個影子都沒有出現。”

“還有他們說煜王爺離京後,太後娘娘隔三岔五地就要喚小姐進宮。深怕小姐會在煜王爺不在的日子,被安盛侯府給搶了親去,所以要替煜王爺好好看住小姐。”

“這也實在太假。”

青桔情緒低落:“太後娘娘一直在埋怨小姐,認為是小姐蠱惑了王爺前往鄧州。王爺離京次日,太後娘娘還把小姐喚進宮去好生訓斥了一番,打那以後就再也沒召見過小姐第二回 ,哪來的日日噓寒問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