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閉關結束

趙府院中。

六位中式舉人先分頭惡補了三天相關知識,然後被趙昊聚集在一起,讓他們分享這三天,各自了解到的情報。

重復的就不必再說了,也不必說自己的想法。

這法子自然比一個人悶頭找,效率要高很多。

單單頭一個問題‘強兵破虜’,他們便就韃子如今分幾部,都在哪裏活動,各有多少男丁人口、牲畜馬匹。各部強弱如何,關系怎樣。以及是何生存狀……還有如今朝廷對各部韃子的態度和三邊的防禦策略;以及去歲廷議破虜之道,得出的種種方略,等等等等……提綱挈領寫了整整三黑板。

將板書抄錄下來,所有人對韃子的了解,便絕對超過其他中式舉人了。

另兩個問題也是如法炮制。趙昊帶著他們,用了一天半的時間,全面了解了三個問題的方方面面。

又讓他們分成兩組討論了三天。

到第七天上,趙昊來到王武陽、金學曾和老爹所在的東屋,聽了他們的見解。

三人的發言十分精彩,顯然這種目標明確的分組討論,對開拓成員思路,提高他們的認知,有很大幫助。

而且有老爹這位老前輩拉著韁繩,基本上也沒有出格的東西……不然金學曾非要整出個遠征草原的大戰略不可。

只是在關於理財的若幹觀點上,三人有些吃不準。

“七師弟提的這條,‘全面放開海禁,課稅以充朝廷銀根’這一條,會不會惹來麻煩呢?”

焦灼嚴肅的研討氣氛下,大師兄也顧不上諂媚了,不確定的巴望著師父。

“不要緊,可以說。”趙昊既然已經判斷出,不知什麽原因,徐階並未主導此次殿試閱卷。

那全面開海禁這一條,就非但不會惹麻煩,反而會成為吸引兩位閱卷大佬的亮點。

那可是高拱心心念念的想法啊——當初高拱臨下野前,就跟徐階提了一個條件,全面放開海禁。

至少廣州、泉州、寧波三處港口,請務必放開,這樣才能緩解朝廷的財政困局,並讓東南永無倭寇之患。

徐閣老當時答應的好好的,還當著皇帝的面交辦下去。

可誰知高拱一走,大明牛逼的文官體系,給他來了個層層縮水。

等到正式詔書下來時,三處大港的原計劃,變成了月港那麽一根小小的獨苗苗,而且還有苛刻的貿易限額……

現在有人重提此事,只會讓隆慶皇帝發出感嘆,喔,這個人是高師傅的支持者呢。

而高拱,據說日後就是張居正請回來的,所以他應該也不會反對這一條。

再者,策論而已,連正式奏疏都算不上,有什麽不敢說的?

……

鼓勵完他們之後,趙昊便將自己那日的爐邊分析講給三人,讓他們酌情添加進自己的文章裏。

只是有一條,‘維護皇帝權威、請陛下乾綱獨斷’,一定要放在最顯眼的位置,至少開篇前三句要見到。

得讓隆慶皇帝一打眼,就看到你那顆拳拳忠臣心才行啊!

接著,趙昊又提點了一下他們,策論應有的藝術。

諸如在文章開頭要拍皇帝馬屁,什麽聖上天資聰穎、深謀遠慮之類的套話;結尾也要有諸如‘臣才疏學淺’之類的套話呼應;提意見時要委婉有度,提建議時要進退靈活,不能把話說死……這些後人總結出來的狀元策論方略。

這些屁精的藝術,估計王世貞早就傳授給王武陽了。

趙昊是說給自己老爹和金學曾聽的。

然後,他便讓三人趁熱打鐵,就三個話題各做一篇策論。

……

完事兒,趙昊又來到西屋,聽取華叔陽、王鼎爵和於慎行三個的高論。

當初趙昊分組時,就特意以穩健搭配跳脫,好讓他們互相取長補短,觀點適度。

按說這邊除了華叔陽一個坑貨,王鼎爵和於慎行都很穩重,應該比東屋的發言還保守才是。

誰知道一聽,卻完全不是那麽回事兒。這邊的發言實在太刺激了……

譬如在‘流民問題’上。三人指出,流民的根源在於朝廷稅負制度不合理、豪強地主利用特權逃避稅賦、藩王大量兼並土地這三大原因。

結果朝廷的稅賦全都壓到了無地少地的貧民身上,老百姓根本負擔不起,只能選擇跑路……

所以要解決流民問題,對症下藥便可。

三人開出的藥方是——

首先,將以丁口為標的徭役,和以田畝為標的田賦,全都攤入田畝計稅。田多多交、田少少交,無田不交!

然後,配合以全國範圍清丈田畝,重新厘清每家每戶的納稅額,查清豪強地主隱匿的土地,讓他們承擔起光榮的納稅義務。

以及,打擊藩王濫占民田的行徑,要求他們在按照爵位享受的例田之外,多余的土地一概同樣交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