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瞧瞧把人小姑娘……

徐老在微/信上發來一個地址。

在鎮上比較古舊的區域, 霍音看著手機上一連串精確到門牌號的文字,總覺得很熟悉,卻怎麽也想不起來到底在哪兒見過。

出門前, 李美蘭再三叮囑今天降溫, 又有三四級的西北風,霍音裏裏外外穿了三層,才終於被李美蘭放出門去。

她最近一直悶在家裏, 沒什麽打扮的心思, 每天只穿厚厚的居家服, 或者衛衣緊身褲, 需要出門的時候外面就套一件厚厚的羽絨服, 日常慵懶又隨意。

今天突然被徐老叫出去工作, 雖然並沒有很精心打扮過,但還是化了個淡妝,將一頭黑色長發梳成略微蓬松的高馬尾,額前留了幾縷細碎的劉海, 穿藏青色學院風牛角扣大衣, 平添幾分青春感。

不過原本很顯元氣的高馬尾, 配上她淡然又素凈的小臉, 並不顯得元氣, 反而看起來有種奇妙的溫柔。

和徐老約定好上午十點鐘到達目的地點, 霍音家距離目的地不過步行二十分鐘的路程,她九點十分出發, 硬是在路上步子緩慢, 磨蹭了整整五十分鐘。

十點鐘到了。

才不得不踩著點兒進門。

霍音原本想不通為什麽自己會覺得這個地址很耳熟,直到來到這戶人家門口,無意瞥見門牌上, 49號下方的小小的一個“劉”字,恍然被打開了記憶的閘門。

這是已故的劉詠琴女士的家。

霍音之所以覺得這個地址熟悉,是因為之前在徐老那張A4紙上,看過這家的地址,還有這裏的照片。

潯鎮古裝潢千年不變,雖是1985年拍的照片,和現在的樣子卻也所差無幾。

劉詠琴女士早在1985年就已經年紀輕輕紅顏早逝,她的父親去年意外落水身亡的事也鬧得沸沸揚揚,所以霍音對這家略有一些了解。

如果她沒有記錯,這家現在就只有劉詠琴年逾八十的老母親。

徐老上次……

霍音站在老屋門檻前,躑躅須臾,才擡步進門。

略顯空蕩的老屋。

空氣裏散發著淡淡潮濕發黴的氣息,還是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裝潢。

統共三間房間,穿過外間,進到東側裏屋,一入眼便看見徐老和劉家老太太面對面坐在床對面的沙發上。

霍音下意識環顧房間。

兩秒鐘後,後知後覺地確認。

這間屋子裏,除了眼前兩位,沒有其他人。

她垂下眼睫,看向徐老爺子和劉家老太太,禮貌地打招呼:

“教授,阿嬤早上好。不好意思,我好像來得有一點晚。”

劉家老太太向她的方向看過來,從頭到腳細細打量過,這才轉回去看向徐老,問道:

“這是你家小孫女?這日子過得可真快,連你都是有孫女的人了,老太婆我孤寡老人一個,按正常來算,是不是都該有重孫了?”

“小姑娘是我帶的學生,”

徐老爺子帶著笑搖了搖頭,眼角因為笑意皺紋斑駁遊動,如同河裏自由無憂的魚。

霍音不知為何,從老爺子眼裏看出幾分落寞無奈還有頹喪不甘,面上表情卻只是笑,她聽見老爺子帶著笑繼續說,

“我這一支沒有後人,不過小姑娘確實是能做我孫女的年紀。”

“沒有後人了?你的意思是,你後來沒有再?”

“沒有了。”

……

徐老和劉家老太太聊天的空档,囑咐霍音簡單做一下采訪記錄就可以,不用全程錄影拍照。

今天的內容,也不會寫進新聞稿裏。

兩位老人家都上了年紀,說話語速慢慢悠悠,倒確實不像采訪,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天。

霍音就坐在東側裏屋門口的小板凳上,橫線本放在腿上,手裏水性筆簡單地記上幾筆。

百無聊賴,一不小心就出了神。

出神的內容比一場光怪陸離的深夜夢境還要遼遠。

不記得從哪裏開頭,隱約能記起比較早的一些畫面是京郊,西山下,有段盤山道,蜿蜒迂連九曲回環,號稱比秋名山還考驗車手技術。

有趣的是,從山腳橫穿盤山道,開到最山頂,能見到的只有一座香火不大旺的寺廟。

這畫面是她很久前的記憶了。

大約三年多以前,她剛剛從皖南偏遠的小鎮考到首都的A大,在讀大一的時候。

那時大約才剛剛入學一個多月,十月上旬,北京的秋老虎猶在。

她聽說京郊的西山上,有座香火不大旺盛的寺廟,特意從學校坐了十站地鐵,倒三十幾站公交到了西郊。

那個時候還是個單純得不能再單純的小姑娘,因為是鄉下人,講話有鄉音,總有同級的不同級的男同學接近她。

很不受寢室裏室友的喜歡。

霍音聽到過幾次,她們背後給她取外號“霍白蓮”,講很難聽的謠言。

說她表面清純背地裏浪蕩,跟很多男人睡過,胎都不知道打過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