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臣遵旨。”(第2/2頁)

——那在其他不可知的地方又有多少暗中聯結?

祁朔問:“陛下可還記得十年前走私官鹽一案?”

裴雲昭點頭:“自然記得。”

十年前他還是個皇子,說起來此案也是他被冊為太子之關鍵。

彼時鹽課提舉司提舉以公謀私,私下走通數十萬石官鹽,因案件涉及極為重大,最終由大理寺、刑部及都察院三司會審判決。

“三司會審終判抄家流放,因這位提舉是南平王門客出身,南平王裴益川為避嫌以示忠誠甚至離了京都,回封地,不問朝政。”

季北庭接著道,“最近丹陽亦出了私鹽流失一案,雖數額不及十年前龐大,但日積月累也並不算少。”

裴雲昭面色凝重,如此聯系起來,十年前那案中疑點頗多,譬如鹽科提舉司只是從五品官職,又如何有那樣大的人脈流通私鹽?

當時只判了他一人,如今想來約莫只是個替罪羊。

可大理寺復案時卻並未提及此中蹊蹺。

“朕見大理寺卿行事簡樸,敢說敢言,並非汲汲於富貴之人。”裴雲昭蹙眉,“倒是聽說最近不斷聯系京中四品以上大員於府中作客,意在議親?”

懷疑的種子一旦落下,其他種種便均像有意為之。

季北庭偷瞄了祁朔一眼:“大理寺卿位居三品,想尋個門當戶對的親家也實屬正常。”

裴雲昭不語。

大理寺掌管所有重要刑獄案件審理,其實權頗大。

在他現下想要肅清朝中腐敗風氣之際,突然發現了這肅清源頭都可能有問題,其事態凝重可想而知。

再者大理寺卿議親對象先是吏部尚書,現又是其他高品官員。

在此關頭兩家先帝提拔的老臣結親,讓他不得不思其初心。

氣氛凝結半響,季北庭思索片刻開口緩和:“陛下若覺不安可將奚小姐納入後宮,或尋個陛下認為穩妥之人賜婚。”

聞言裴雲昭眼波微動,祁朔擡眼正好對上他看來的視線。

“倒是提醒了朕,皇祖母昨日同朕說奚家小小姐頗得她老人家眼緣,且人家姑娘又如此心悅於你,本是想直接擬定賜婚懿旨,但思及恐你不願,便讓朕來問你一問。”頓了頓他繼續道,“你若無意朕可替你回絕,只是下次恐怕......”

裴雲昭後半句話沒說完,他的為難也並非裝的,沒有這位奚姑娘也會有其他的李姑娘王姑娘。

既然總有人要成為輔國公夫人,他更希望是奚蕊。

畢竟大理寺卿之女在祁朔身邊他才最為放心。

一語既出,室內陷入沉寂。

外邊的鳥雀嘰嘰喳喳地落在窗邊枝頭,停頓半響又振翅離開。

季北庭摸著下顎,他雖喜歡以奚蕊打趣祁朔,但經過這段時間觀察,他並不覺得祁朔會對此人有心思。

不對,應該是說他對任何女子都不會有什麽心思。

祁朔半闔眼簾情緒不明,眉梢染盡清冷,狹長的鳳眸輕挑上揚。

少頃,他終於開口,低音清朗,不辨喜怒。

“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