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9章 天下洶洶徒為你我而已,願與將軍會獵許昌

劉備定好了五州並進的伐曹方略後,各路將領便陸續進入了戰前的沖刺籌備階段。

從二月初開始,外鎮諸將紛紛離開雒陽,踏上回各自防區的歸途。

因為距離遠近的不同,快的二月中旬就回到了防區。最慢的三月初才調遣完畢,隨後進入備戰,各種作戰物資也都開始往前線出擊基地運輸、囤積。

整個過程可謂無事發生,主要是曹操那邊也忙於進一步深入落實土地分配、在關東五州全面推廣屯田、組織春耕。期間也遇到了些地主豪強的零星反抗,曹操確實自顧不暇。

但曹操也沒別的選擇,他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在土地和人口都弱於劉備的情況下,曹操必須確保所有的民力得到充分發揮。

盡量讓所有關東百姓都盡其所能,能種多少田就種多少田。

另外,因為農業人口都被壓榨到了一個非常努力的狀態,曹操覺得他的軍糧還是非常有保障的,這就可以擠出更多人力征兵。

曹操也知道劉備今年有極高概率會進攻,這一點本身沒什麽可懷疑的。

他唯一不確定的,只是劉備的具體出擊時間、是否會給關東百姓安穩春耕的機會——

這個問題,曹操在和荀彧、郭嘉討論之後,達成了一致看法:那就是,劉備是否會讓關東百姓安穩春耕,這得看劉備的心態。

如果劉備狂妄自大一點,覺得今年一年之內就能消滅曹操,或者至少是攫取曹操轄下數州肥沃之地,那麽他很有可能放任關東百姓好好春耕。

道理也很容易理解,這說明劉備已經把曹操種田的那些成果,視為他自己的收獲了嘛,覺得曹操種的田都是為他種的,那幹嘛還阻撓曹操好好種?

另一種可能性,如果劉備很穩很低調,沒有漂,那他反而有可能破壞關東五州的春耕秋收,那說明劉備沒把握今年就拿下大片領土。只是想花一年時間消耗曹操的國力和有生力量,尋求戰爭潛力的進一步加劇傾斜。

這種做法,歷史上也是屢見不鮮,當然東漢之前可能沒有特別有名的例子。但如果是站在上帝視角的後世看官,就絕對不會對這種操作陌生——

歷史上,後來隋滅南陳的時候,就是這麽做的。那是因為陳有長江之險,而且直接就頂在兩國對峙的最前線,隋覺得不先疲敵、削弱陳的國力,第一波強攻可能就會受挫。

所以隋朝在每年糧食耕作的重要時間節點,佯攻騷擾陳的前沿各郡,讓陳連續數年種不好田、糧食歉收。等陳府庫衰竭、兵源流散之後,才發動的最後滅國總攻。

隋疲陳的案例如今雖然還沒發生,但荀彧和郭嘉的智商都是頂尖,這些推演還是想得到的。所以他們也給了曹操兩份預案,讓曹操在判斷出劉備心態後,分別對應、防守。

……

不過,不管劉備最終具體如何選擇,曹操方面有一些基本應對可謂是以不變應萬變的。

為了應付劉備的威脅,曹操親自坐鎮兗州,並且在豫州前線設置了重兵,還把總預備隊放在兗—豫之交,一旦發現豫州有入侵,就會親自全力支援。

同時,曹操分夏侯淵鎮守冀州,分曹仁鎮守淮南,把曹家和夏侯家宗室將領裏最強最能打的心腹派出去,分別頂住南北兩側壓力。

其余諸將分配不一而足,

河北那兒還有張郃等袁家降將,包括馬延、張顗、陰夔、尹楷、韓範、梁歧,可謂武將眾多(雖然都是一堆大眾臉)。

由程昱給夏侯淵提供參謀,而韓融、李孚這些袁紹那兒投降過來的文官謀士,以及部分鄴城歸順來的文官,如楊修,則實際權力地位更低,只能給程昱打下手。

淮南這邊,曹仁手下還有李典、韓浩、呂虔、許定、劉勛等副將鎮守各郡,另有滿寵、婁圭、毛玠、徐璆等為謀士。

(注:劉勛是淮南地區的袁術降將,袁術在壽春覆亡前,劉勛的防區提前士氣崩潰、投降了曹操,得以活命留用,繼續在淮南為將。曹操收編的袁術舊部,如今還活著的,基本上也就地放在淮南鎮守了)

除了上面這兩撥人,剩下的文武要員,基本上都放在曹操直屬的兗豫戰區了。

文有荀彧、郭嘉、董昭、司馬朗、司馬懿(23歲,被迫跟著長兄做官,以兄長的名義出謀劃策,自己假裝無謀不敢拉仇恨)、蔣幹、劉馥、涼茂、王思、徐弈、丁斐、衛臻……

武有夏侯惇、曹洪、許褚、樂進、劉延、史渙、王忠、陸遜(才19歲,能力還未大成)……

還有一堆本家親戚曹休、曹真、夏侯尚、夏侯徳、夏侯恩、夏侯傑……

如果只看數量不看質量的話,曹操這邊出謀劃策和帶兵的人都是不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