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1章 學以致用劉玄德

劉備也不急於一時,不置可否地應了一聲,揮鞭示意李素諸葛亮並轡進城,隨後扭頭問諸葛亮:“賢侄擅學,每向伯雅請益,必有收獲啟發,回頭也跟朕說說。”

李素和諸葛亮也不至於真的並轡而行,諸葛亮基本上是落後了一整匹馬的長度,而李素則只比劉備拖後馬肩和馬脖子這點距離。

諸葛亮聞言連忙應諾,表示回城後跟陛下切磋學問收獲。劉備又有一搭沒一搭地轉身拿鞭梢拍拍李素的肩膀:

“子龍能助翼德獲破曹之功,也算是意外之喜了,說到底,還是賢弟調度有方,讓子龍提前去支援子仲。破曹之功,賢弟也要居三成呐。朕看這次值得給會稽郡封地再加倆縣。”

李素騎的馬位置明明比劉備落後,就這劉備還能拍到他肩膀,不得不承認劉備的肩關節靈活性是真的強,手臂也是真的長。別人根本做不到的動作,劉備做起來一點都不違和。

李素淡然一笑:“不敢,都是子龍謹慎隱忍、士元擅長隨機應變,才有此功。臣當初建議的部署,只是讓子龍支援遼東。

後來陰差陽錯,曹操力有不及,與袁家開戰後,足足三四個月,都無暇無力分兵攻打遼東,讓子龍閑了那麽久。

但凡子龍稍稍沉不住氣,也是不可能有後來的出其不意機會的。相隔萬裏,臣豈能事事提點,只能說是有備無患、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了。”

李素說的也是實話,他對趙雲的調遣建議,說到底只是類似戰前的參謀部部署,後面實際戰局進展,都打得跟最初作戰計劃走樣多遠了。

這裏面一是趙雲沉得住氣,等到了機會,二是龐統在前線的臨時指揮參謀建議給力,第三就是張飛趙雲徐晃傳接的臨門一腳,配合得好。

劉備心裏也清楚的,他就是跟李素分享一下喜悅,見對方謙遜,也不多糾纏,到時候劉備論功行賞心裏有本賬就行。

一行人很快回到城內,這次劉備再來雒陽,就不需要去城南靈帝園林遺址暫住了,雒陽的皇宮已經倒騰好了。劉備也就直接回宮。

雖然面積比東漢全盛時小了一部分,不過劉備的後宮也沒那麽龐大,其實絕對是夠住的。

或者說,只要不是遇到窮奢極欲的昏君,大部分時候任何朝代的皇宮都是夠住的。

皇宮的最後修復、裝修環節,都是今年完成的,李素也加入了一些中西合璧節約成本的操作,讓將作監的工匠和羅馬來的工匠可以互相取長補短。

畢竟也是為了趕時間,劉備也理解的,有新技術先進的技術幹嘛不用?又不是說省錢寒酸。

再說了,任何技術剛剛出現的時候,因為新奇,沒人會覺得掉價。就好比後世80年代初,國家剛剛開放沒幾年,那時候修的居民小區,還以貼馬賽克為洋氣呢。

李素雖然不至於給皇宮裏貼馬賽克,但是也盡量節約了木料和石料的使用,有些引水溝渠之類的配套設施,羅馬來的工匠教將作監用“羅馬水泥”造,李素就拍板定了。

反正下水道這些又不是給人看的,藏在下面功能性滿足就好,何必浪費精細修鑿的青石板?

而且跟羅馬工匠交流多了之後,李素也眼界開闊多想到了一些問題。比如那個羅馬大匠提圖斯,就多次跟李素說過:

羅馬高層貴族早年的健康生活習慣、和如今的每況愈下。有羅馬學者估計肯定是引水或者沐浴或者別的營造建材有點問題,後來發現某些含金屬的管材不能用,有些石料危害也未知。

提圖斯一開始說這事兒的時候,未必有科學依據,但任何時代都是不缺“震驚部”的,古人其實也有各種一驚一乍的揣測。

這些“震驚部”言論提醒了李素之後,李素也意識到引水不能用金屬管,重金屬要排除,畢竟這個時代很多銅材冶煉的時候會加錫、鉛,錫的問題還好,鉛肯定是不行的。

至於石材的健康影響,大理石花崗巖這些好處壞處還不明,但反正修復過程中要圖省錢而非奢靡,那些花裏胡哨的石材不新增用量就是了。

李素前世在京城也學習工作了多年,故宮旅遊也去過好多次,見過故宮圍墻用編草提供張力,然後往編麻草外面塗泥巴,最後刷成紅墻。草纖維的加入,能讓泥土不容易脫落,據說也是明清時候修故宮的古法了。

既然如此,他重新裝修雒陽北宮的時候,原則就是能用泥土和草實現的效果,就盡量少用木石和金屬,表面光鮮就行。

歷史上東漢皇帝大多短命,跟酗酒好色、幼年時就生活習慣不良固然有很大關系,但某些野史也說可能跟雒陽皇宮建築材料不環保不健康有關。

而皇帝死得早換得太頻繁,對於外戚和宦官這些接近皇帝的近幸之人得勢顯然是起到幫兇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