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0章 遷都雒陽

隨著劉備宣布賞賜百官緞匹、休沐假期,長安城很快進入了普天同慶的熱烈氛圍之中,復燕破曹的捷報也傳遍了關中大地。

“車騎將軍和衛將軍不但攻下了薊縣、光復了幽州,還在易水之戰大破了曹操!”

“曹軍折損兵馬足有五萬以上!真是大勝啊!平袁熙算是意料之中,袁熙孤立無援就那麽幾萬人,遲早是圍得下來的。

曹操可是如今關東諸侯中最擅用兵的了,能正面擊敗曹操的援軍,大漢重歸一統指日可期啊!”

百官紛紛如是議論,果然大家的眼光也都還不錯,知道破曹這個意外之喜,比拿下薊城更重要也更難得,畢竟後者本就是板上釘釘的。

隨之而來,想在天下統一進程末期多撈點謀劃之功的朝臣,也紛紛絞盡腦汁、給劉備上表勸戰。

連一些平時不懂軍務不言兵事的純文官,都開始湊熱鬧了,幾乎如北宋士大夫一般。

當然了,湊熱鬧的有,真心知兵的也有。比如刑部尚書法正,就心心念念很想重操舊業,過問幾句當年他自覺頗為擅長的軍事。

法正連續給劉備上了兩三道表章,詳細論述,勸劉備趁著幽州已平、曹操新敗、而鄴城還未破的時間差,當機立斷,在今年進入寒冬之前的最後階段,擴大戰爭,在冀州也多割幾塊地。

以法正的智謀,這些話當然不是亂說的,軍事賬算得很明白。

劉備也仔細看了法正的賬目:袁曹合流之前,關東兩大諸侯的老兵、生力軍,總兵力不過50萬。如果沒有易水之敗,那麽曹軍在整合關東後,大約還能有35萬生力軍。

但現在易水之敗額外導致曹軍硬生生又折損超過5萬人,還丟掉了在渤海新拉的壯丁、損失渤海清河兩地不少人口潛力。

關東偽朝的老兵總規模跌到30萬,而劉備方面卻臨時增長到了63萬左右(因為額外多抓了俘虜,但這些部隊有些是新拉的壯丁,天下統一後會遣散歸農,不會保留那麽多常備軍)

這個兵力比已經超過兩倍了,現在才九月份,緊急動員的話,十月初可以展開新的攻勢,法正覺得今年還是可能稍微多撈一點的。

當然,入冬了再打仗,天寒地凍導致士卒苦不堪言那是肯定避免不了的。而且被攻打地區的百姓,也會陷入愈發深重的苦難。

尤其是饑荒和瘟疫導致的人口銳減,會呈現百分比疊乘的惡化。

道理也很簡單:現在開始打,百姓冬天就不得休息,河北地區的人民,明年春耕時肯定還要繼續連著打,冬小麥的播種和春耕都沒了。

連續耽誤兩年農時,造成的大面積饑荒餓死的人數量,肯定比“三年裏有兩年發生大面積誤農、歉收,但這兩年是間隔的”,要多得多。

畢竟中間有個正常年份間隔的話,很多死亡線上的百姓可以緩過一口氣,有點積蓄余糧的可以靠積蓄余糧撐一下。

但兩個大荒年連在一起,余糧積蓄全部吃光,就只能人吃人了。

瘟疫也是同樣的道理,越疊加越容易傳染。

兩場10%人口感染的瘟疫,說不定就漸漸平息群體免疫了。一場20%人口感染的瘟疫,說不定就到了總爆發的臨界點,後續會惡化到30%、40%感染率。

但法正堅持擴大戰爭的理由也有點說服力,他認為長痛不如短痛,如果滅曹能提前一年甚至兩年,早點兒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百姓痛苦也會小一點。

劉備說實話有些心動,拿法正的意見跟荀攸商量了一下,又跟劉巴、諸葛瑾商量了一下。

荀攸沒有明顯傾向,只是勸劉備決策前要慎重。

而諸葛瑾和劉巴則是明確勸劉備別這麽幹,這麽大事兒應該先跟丞相商量商量。

頗懂經濟規律的劉巴還私下跟劉備表達了一種觀點:

桓靈時天下大亂,漢統衰微,當時可不是僅僅因為“戰亂不斷,百姓困苦”,而是天下的土地兼並、貧富懸殊等等種種社會弊端,已經積累到了非常深重的程度了。

所以,早點結束戰爭狀態,卻不解決社會問題、不對社會經濟運作做好改造的話,就算重歸和平,說不定反而掩蓋了更多問題,那也就是回到沖質桓靈之前的漢安帝、漢順帝時期。

換句話說,形勢會比桓靈好不少,但程度也有限。如果說桓靈狀態屬於“三十年後就要亡天下”,安帝順帝時期也不過是“六十年後要亡天下”。

劉備總不會希望他將來傳位給後人,天下也只有五六十年太平吧,那可是比劉秀中興的效果還差得遠了——當然這話劉巴不敢直接說,只是潛台詞裏隱藏了這個道理。

最後,劉巴敏銳地指出,說他這些年來搞經濟工作、得丞相耳提面命教誨、學習進步,揣摩出了一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