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大災之年,過分了啊

李素的京兆尹生涯,就暫時這麽古井無波地展開了。

整個五月中旬,因為蔡邕、劉巴、國淵等人才還沒到位,他也沒有大動幹戈,只是單純組織百姓撲蝗、挖渠、造簡易的翻車,每天聽聽匯報,與民休息。

十幾天整頓下來,不少嚴重缺水的田地暫時救了回來,莊稼也能再撐一段時間,李素不懂種地,就親自下到田間,一個個縣巡視,拿著田裏的莊稼,每個鄉問當地的老農,讓他們評估一下糧食能救回幾成。

根據百姓老農們的反饋,各地今年歉收至少三四成是最少的,而更主要的問題是莊稼的生長期會延長——這一點李素一開始倒是不知道。主要是他也不懂農學不懂植物學。

而實際上,植物在缺水狀態下,也是會有一定的應激休眠的,新陳代謝和光合作用蒸騰作用都降低,糖分澱粉積累也變慢。所以原本七月份可以秋收的莊稼,補水挽救說不定最晚拖到八月份也能收割上來。

但缺水更嚴重的那些,就沒辦法了,到了九月,日照和積溫都劇烈降低,麥子就無法灌漿飽滿了,到時候還沒熟收的都會完蛋,最多高粱粟米這些比麥子相對耐寒、日照要求低的作物,還能再稍微延長一些生長季。

李素親自下到基層民間,每天抓緊時間了解,對災情有了那麽多認識之後,他也動腦子,自己想辦法,跟部下懂農事的官員商量,還注意跟老農請教,比如“發現明顯挽救不了的缺水麥田,在農歷五月份重新灌溉後,是否還來得及鏟了半枯死的麥苗,重新種上能到深秋還繼續生長的高粱”。

如果有這種可能性,就還要讓小吏們下鄉勸說,加急修翻車和水渠,然後馬上給田地澆上水,把注定救不回來的麥子盡快鏟了,翻耕到地裏變成肥料,然後改種高粱。

高粱的產量比麥子低不少,一畝地未必能有兩石收成,但好在更耐寒耐旱。要是特殊情況高粱都種不了的,只好再退求其次種豆子。豆子更加容易在深秋活下去,但產量也更低,一畝地一石半都未必收得到,卻也好過完全沒有,就當是為第二年春耕肥地了。

這種活兒可不輕松。在李素之前,還沒有京兆尹官員那麽實事求是的。因為從來組織生產都是百姓自己的事兒,或者說是世家豪強自有幫他們打理莊園的專業人才,哪裏需要朝廷管那麽細。

所以李素管得那麽細,也著實會觸犯一些豪強的利益。

一方面,是漢末並沒有“專利法”,也沒有知識產權保護。所以很多豪強莊園的農業手工業生產方法,只能用保密的方法來保護自己的獨門利益。

這一點,看看東漢後期的農書《四民月令》就知道了,很多都是世家大莊園式的經營寶典,跟後來北魏以小農經濟為主的《齊民要術》完全不是一個風格。

而李素派人幹涉那些大地主們怎麽規劃種植、派小吏強行貼身視察,過程中肯定會發現某些私藏了絕活兒的世家莊園主們的獨門種田秘密——雖然這些秘密,李素自己未必會覺得先進,但畢竟還不是所有人都懂的,他們藏著掖著,還是可以贏得多年的相對競爭優勢的。

要是大家都學會了高效的有科技含量的種田技術,那豈不是不讀書的窮逼都能種田種得好了?生產科學知識一普及,還怎麽指望沒文化的窮逼們荒年過不下去、不得不賣地維生?那還怎麽土地兼並?

不過這些矛盾還算小的,主要是關中世家好歹也被董卓李傕郭汜殘害了兩輪了,頭鐵的死了不少,活下來的多多少少也害怕軍閥不講道理,所以李素也懶得搭理。

亂世看軍閥,戰事平息了才看門閥。

要不是在現實世界裏,而是換到那種拿“如何與世家豪強作鬥爭”水文的三國小說裏,這點戲份起碼能欲拒還迎水個十來萬字。

但是,除了這方面的矛盾,李素的精細化管理,還有惹出其他一大堆矛盾。

首先是他大修翻車的事兒,見效慢,一些老派官員覺得他勞民傷財。加上技術本身不普及,是李素推廣的,有些以清廉著稱的硬骨頭文官多少懷疑他在這個過程中有沒有貪工程款。

畢竟外行審計官員看不懂技術的時候,是最容易懷疑工程師黑錢的,這一點古今皆然。而李素這人向來生活奢靡,這方面恰好容易讓人聯想黑點。

最後,就是李素逼著百姓滅蝗,在民間信仰和鬼神方面也觸及了不少人的盲區。歷史上直到唐朝,姚崇滅蝗的時候,依然很多人覺得蝗蟲是天意,是天降災異懲戒人君修德的警示,要修德才能驅蝗,不能武力撲殺。

還有人不顧李素的《殿興有福論》明明已經取代了董仲舒的“天人感應論”成為新官方意識形態了,只因為他們自己老了、年輕的時候讀書讀的是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是天人感應論,就繼續跳出來攻擊李素不敬神明、敗壞德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