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反間反間計的反間計(第4/6頁)

劉備口中提到的冢嶺山,是華山西南、秦嶺東北的一條山嶺,連接華山和秦嶺。冢嶺山跟秦嶺交接的位置,就是武關道的北口、秦末漢初時的峣關。

眾所周知,從南陽到藍田的武關道一共有六百裏長、穿越秦嶺山區,中間有商洛二縣。所以武關道上有兩座關隘,南端谷口的叫武關,如今在袁術手上,北端出口的就是峣關,在西涼軍手上。峣關就在藍田縣南郊不遠,商洛陷落後西涼軍全靠死守峣關才能堵住袁術。

而且,四百年前,劉邦先入關中為王、滅秦,走的就是從南陽先武關、後峣關,最後是擊滅了峣關的秦朝守軍,才入鹹陽降子嬰。

所以這次劉備和袁術的部隊進攻關中的路線,還真好就是巧合、恰好應了劉邦先後兩次入關中的軍事路線,這對於關中軍閥的心理壓力是非常大的。畢竟大家都讀過歷史,都會借鑒歷史,遇到敵人走歷史上成功過的路線來攻打你,肯定會緊張。

打個比方,要是曹操、朱儁從函谷關方向攻過來,西涼軍才不在乎呢,朝中公卿也不會人心惶惶。因為歷史上就沒有強攻破函谷關滅秦的先例,秦地諸侯就有心理優勢。

荀攸聽完之後,第一個興奮起來,摩拳擦掌地比劃了一番,已經開始恭喜劉備:“恭喜大王!我料袁術此舉只是逐利而來,想趁著關中大亂分一杯羹。

但袁術絕無高皇帝之才,麾下也無良、平之才。如今李儒既然急調李別、董承支援峣關,僅憑紀靈的兵力,應該不足以擊破峣關。我們可以盡受其利、不臨其害。退一步說,就算袁術最後攻破峣關,也不是目前紀靈的先頭部隊做得到的,還需要時日。

袁術不可能搶在我軍之前抵達長安,只要我軍擊破了李傕主力,就可以全軍勢如破竹沿涇河直趨漆縣、池陽,然後轉向槐裏,由渭水供應糧道,攻打長安。

甚至決戰順利的話,還能讓征虜將軍提前以偏師拿下郿縣後,就直趨槐裏、細柳。到時候只要敵軍主力潰散,僅以征虜將軍的兵力逼近長安,都不用擔心糧道被斷。”

荀攸這番話讓劉備稍微寬了點心,他對於袁術的出現能打擊李傕郭汜士氣這點利好,是非常欣喜的,怕的就是袁術摘桃子。

現在荀攸說袁術來不及摘桃子,劉備就徹底開心了。

不過,他也是跟李素搭档七年多來,形成了思維慣性,此刻面對如此重大的決策和變故,只聽到荀攸叨叨了半天,李素卻有點呆若木雞沒有發表意見,不由還是有點心裏發毛。

這幾年劉備都習慣了,李素覺得有毛病,似乎就真是有毛病。

劉備愀然不悅問道:“伯雅,你怎麽看?何以不置一言?莫非是不同意公達的看法、覺得袁術會有威脅?”

李素這才驚醒,尷尬回答:“哦,倒也不是,我只是一時意外,震驚過度,失態了。”

原來,李素赫然發現,他在面對這個問題時,分析能力還真不如荀攸了。

李素自忖他的大局觀,以及對歷史前進正確方向的理解,在這個漢末已經無人可以跟他比了。

但是,要說“知人之長短、善於分析敵人”的能力,憑良心說,李素的真實水平是值得商榷的。

換言之,他可能有時表現得“對人性無所不知”,但那是建立在他讀過史書、大致知道重要歷史人物的性格人設,而不是自己分析。

不靠先知,全靠自己獨立分析的話,他的“知人”最多也就“智力值90”的程度,說不定更低一點。

而這一次的突發事件,顯然就挑戰了他的軟肋——因為他根本沒想到,袁術這麽一個絲毫目無天子、在李素刻板印象裏就該狂妄到想自己當皇帝的諸侯,也會來勤王救駕!

袁術怎麽會救駕?怎麽能救駕?他不嫌弄個皇帝在身邊,做什麽決策還要每天請示,很煩嗎?簡直人設崩塌啊。

所以當劉備讓李素評價這事兒的影響時,李素都不知道怎麽推演了,因為他連袁術的出兵動機都想不通,就更想不出袁術的決心、支持力度有多大,是有棗沒棗打一杆,還是鐵了心砸大本錢。

劉備看他表情數變,卻始終一言不發、忽喜忽憂,不由愈發急切追問:“有什麽驚訝就說出來嘛,跟孤和公達一起參詳,自己想怎麽想得明白!”

李素這才稍微緩過點神來,誠懇地說:“此事,確實請大王恕臣智數短淺,也可能是偶有一失,臣竟不能揣測袁術為何會堅決出兵勤王,也就不知道袁術的決心,簡直無法分析。

臣……臣只是覺得,這實在不像袁術本心做出的決策,究竟是他帳下謀士花了多大心機做了多大的局蒙騙其主出兵,還是受了什麽別的人挑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