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長安城裏的三重套娃

劉協心中第一次生出害怕被弑君的明確懼意,也就是三月十一、正式任命李儒為侍中的那次朝議之後。

散朝回來,他就一整天渾渾噩噩、一晚上沒睡著,頭發都掉了好幾十根。

當時外界也已經二十多天沒下雨了,雖然還不能證明今年會有空前的大旱,但春天二十天不下雨已經算天時不正了,公卿們都在推諉塞責,說是當朝不正,故而天罰。劉協也聽到點風聲,愈發覺得驚懼。

思前想後,劉協倒也算讀史,在內心把本朝那些先帝如何壓制權臣、大將軍的故事捋了一遍,發現所依靠的無非就是宦官,要不就是外戚。而且新的外戚幹掉老一輩的權臣後,如果自己也做大了,一樣會尾大不掉。

而現在身邊的宦官都是很孱弱的,沒有什麽年長有職權有政治眼光執行手腕的。誰讓五年前袁紹袁術兄弟瘋狂屠殺過一波宦官,職位高的統統都被殺了,新上來的宦官最多也就五年的管理他人的經驗,還不像靈帝朝的宦官那樣帶過兵。

但現在的劉協哪兒還顧得上那麽多,就算是慢性毒藥,只要能解渴,過了眼前這一關,那也得用了。否則李傕勝了回來還好說,要是兵敗而歸,聽李應李儒那天暗示的威脅之意,怕不是真要把劍架在他脖子上、威脅劉備不許攻城了。

“要是皇叔真進了京,真的會像李儒說的那樣,像劉濞對付景帝那樣對付朕麽……唉,這番話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皇叔雖然仁厚,但馬入夾道,不能回頭,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皇叔自己不想,他下面的勤王眾將未必不貪圖富貴。”劉協心中忍不住如是暗忖。

虛歲十四的劉協,讀歷史書還是很認真的,這是五年來被人挾持的危機感所致,讓他在學史、尋找歷史依據方面非常用心,加上他聰明也確實算聰明,不然當初董卓就算想找借口立他也不好找。

胡思亂想了許久之後,劉協覺得還是只能指望外戚,然後他又想了想,自己年紀還小,身邊後妃也不多,就一個伏皇後一個董貴人。

伏皇後的父親伏完,是桓帝的女婿,尚桓帝之女劉華(漢朝時帝婿還不叫駙馬,沒有普遍授予駙馬都尉的慣例),所以早年就加有軍職,算是個雜號將軍,可惜沒有實際兵權。

所以,到頭來還是只有指望董貴人的父親董承。董承這人雖然也姓董,但其實原先跟董卓毫無關系,他是劉協的祖母董太後的娘家侄兒,董卓專權後非要跟董太後拉親戚,才把董承吸納進西涼軍的,董承也挺沒骨氣直接投靠了西涼系。

從這個角度來說,漢獻帝和他的兩個後妃,都是多少有點表兄妹親戚的。

伏皇後是他姑父的女兒,相當於賈寶玉和林黛玉的關系。董貴人是祖母娘家侄兒的女兒,相當於賈寶玉和史湘雲的關系。

董承如今算是略有兵權,掌握著近萬人馬,分守蒲阪津和潼關。

其中潼關幾個月前還是段煨的兵在守,段煨的主力被李傕抽走,才不得不讓董承分兵把守。

決定了求援目標之後,劉協下一步想的就是如何跟董承取得聯絡了。他倒沒有狂妄到送出去衣帶詔,他知道以李儒李應現在對他的看守,這絕對是沒可能的,而且以李傕的暴脾氣,要是發現了衣帶詔絕對會直接弑君的。

琢磨了兩天之後,劉協另外想了個辦法。

三月十四日,劉協同一天召幸了伏皇後和董貴人,此後數日沉溺女色,不問政事,也不上朝,都交給了李儒幫他處置,麻痹外臣。

胡天胡地玩了幾天之後,宮內忽然爆出了一些宮闈內訌,似乎是不知道為什麽,伏皇後和董貴人居然爭寵起來,兩個女人還互相扇對方,鬧得宮廷禁衛都注意到了。

負責宮衛的李應正在煩著呢,為此覲見了劉協,大大咧咧問皇帝究竟怎麽搞的,要如何處置。

劉協擺出一副醉生夢死的樣子:“董嬪仗著娘家勢力,居然跋扈爭寵,目無皇後,也目無朕躬,該當如何處置?朕可得自專?”

李應想了想,這是突發事件,李傕也沒交代他,但董承畢竟掌握著蒲阪津和潼關防務,似乎也不該刺激,就覺得皇帝多事,不如壓下去。

李應便說:“陛下,值此國難之秋,還是克制為好,少拿這些宮闈小事忤怒大將。”

劉協假裝被母老虎逼得很苦逼:“可是朕剛剛說要嚴懲她,若是放任,豈不是愈發丟臉?讓朕如何面對?這樣吧,可能借口讓她回家省親,逐出宮去,什麽時候認錯了再接回來,朕實在咽不下這口氣。這樣也好過打入冷宮,傷了董將軍面子。”

李應本能覺得可能有陰謀,要跟李儒商量一下才能決定是否答應,但他隨即也意識到一個問題,董貴人也才十四歲,一個十四歲的小姑娘能幹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