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冊封都亭侯

“好!說得好!自古開國之主,唯有商湯伐桀,與高祖反秦,初衷毫無私心,只求普救黎民。連武王伐紂,比之高祖都略有不及!我大漢自當久享天下,遠邁商周。”

隨著李素和董扶等人辯完,劉宏親自從壇上的禦座站起身,出言嘉獎。

起身的時候,還情不自禁拍打了幾次禦座的扶手,以示擊節嘆賞。

隨著皇帝對這種大是大非的問題最終表態,群臣也就徹底偃旗息鼓。這話是不能反駁的,反駁了那就是認為高祖不正,那是找死。

沒辦法,劉宏聽了這麽多年的大儒講經,早就憋屈壞了。

因為儒家的天下獨尊,所以大儒們多多少少失去了從事實論據出發、辯論問題的能力,都是從經義出發,以理論推導理論。

李素的話風,明顯更像先秦諸子百家,那時候還沒有任何一家獨大,所以任何“經”都沒有權威性,你要駁倒其他家,你只能從事實出發。

而“古往今來有哪些造反的人不得好死、哪些善終了”,這都是歷史事實,儒家的“經”把理論編得再圓,也沒法篡改事實判斷。

就好比一個股評家說得再天花亂墜,他也不能說K線圖歷史記錄是假的。

李素把歷史事實的數據統計引入對治亂興衰的辯論,這是劃時代的降維打擊,勝之不武。

“李卿可謂擅知天命者矣,三公竟不識人,也不舉為有道博士,呵。”劉宏繼續旁若無人地吐槽,隨後冷不丁竄出一句,“李卿有此學識,不如改改,入朝為官吧。”

李素跟趙雲恭恭敬敬站在下面,聽到這麽一句,不由眉頭一皺,只好壯著膽子、冒著君前失儀的風險,偷偷把眼珠子往上瞟。

李素這才注意到,皇帝最後那句話根本就不是跟他說的,而是說著說著轉向旁邊的趙忠了。顯然是趙忠此前已經擬定好了封賞的敕命,今天原本就是走個過場當眾宣讀一下,劉宏聽得高興,才臨時起意要改。

也是,作為皇帝,怎麽可能考慮臣下的意見、還跟你商量呢?當然是想讓你幹啥就讓你幹啥。

趙忠當然不會違逆皇帝的意思,不過他也沒有馬上去改,而是一邊應承一邊略作拖延,顯然是想確認皇帝是不是心血來潮三分鐘熱度。

李素知道機會不多了,連忙鬥膽出聲:“陛下,臣有一言啟奏。”

劉宏一揮手:“說吧。”

李素:“得蒙聖眷,臣不勝惶恐,然張舉雖誅,張純尚在,遼東未平。念劉幽州知遇之恩、拔擢臣於草莽,臣不敢獨享太平。”

劉宏好奇地盯著李素看了一眼,嘿嘿一笑:“也是,倒是個義士,那就放你回幽州,待幽州賊亂徹底平息,再議入朝。”

李素:“臣謝恩。”

劉宏看也不看他,就拉著趙忠又隨便吩咐了幾句,趙忠也不得不臨時修改敕命,折騰了好一會兒,全然沒有朝廷威儀。

滿朝眾臣看著,心中也是微微嘆息:唉,賞罰由心,毫無定性!

不過大家也習慣了,這種奇葩的事情劉宏可沒少做,當年冊封崔烈為司徒的那次朝會,劉宏可是當著大夥兒的面,剛宣布完任命,就吐槽說這個司徒賣便宜了。

如今因為聽李素吹牛逼吹得心情舒暢稍微法外加賞,一點都不奇怪。

而且憑良心說,李素這番話,確實對於大漢的正統性有幫助,本來就有功勞,大家也心服口服。

半晌之後,趙忠拿出新的敕命,宣讀了對於幽州此次平叛各主要官員的封賞:

“……茲加封幽州牧虞,薊侯,食邑五千戶,假節鉞。

遼東長史公孫瓚,改右北平太守,封令支亭侯,食邑五百戶。

廣陽都尉、薊縣令劉備,改護烏桓校尉、遼東相,封良鄉亭侯,食邑四百戶。

護烏桓校尉擁節長史、幽州別駕李素,加遼東長史,封都亭侯,食邑二百戶。

廣陽都尉左牙門督關羽,改遼東都尉,關內侯,食邑一百戶……”

李素靜靜地聽完,從關羽再往下,就一個爵位都沒了,連關內侯都沒有。

另外,劉備之所以被封為“遼東相”,是因為當時既有“遼東郡”也有“遼東屬國”,郡的長官是太守,屬國的長官是相。

東漢早期,有藩王封於遼東,加上遼東地方很大,所以把昌黎縣周邊數縣從遼東郡裏劃出來,單獨列為一個王國,遼東郡依然治襄平。

但後來封到遼東的藩王不存在了,遼東屬國又由遼東郡的太守兼領管轄。所以事實上,“遼東太守”是比“遼東相”略微高半級的。

張舉之亂中殉國出缺的陽眾,本是遼東太守,但因為遼東郡大部分地區還在反賊手上,所以暫時只封劉備遼東相,這也是暗示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