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西北尋夫“侯爺!營外有人找!”……(第2/6頁)

皇帝面色復雜,“朕沒想到阿硯也會觀女子好顏色,而心向往之。”

“臣也只是個普通人。”

“……”

虞硯離開思政殿,騎上馬,帶著兵往西北而去。

離開京城前,他回頭,最後望了一眼侯府的方向。

虞硯擡手摸了摸前襟,裏面揣著帶有落紅的元帕。

這是他換下舊被褥時,順手珍藏起來的。

沾了她的血跡的帕子,跟著他去到西北。

他還在院中的樹下埋了一綹自己的頭發,代替他,留在這裏。

希望在他不在的這段日子裏,她可以想他。

……

安北侯的大軍啟程去往西北已經過了一日,京城裏關於安北侯那場倉促的婚事,才開始有人傳說。

明嬈沒死,替嫁的事自然敗露。

新夫人嫁過去,人據說還平平安安的。

明嬈在府上過得安穩,信國公府有人卻坐不住了。

“怎麽辦,阿娘,她怎麽沒死呢?!”

明妘急得直哭,她今日都不敢出門,生怕一上街,被那幾個與她有過節的貴女看到,又拿替嫁的事諷刺她。

到此刻,臉面已經是小事,人頭還能在項上待幾時,這才是大事。

原先想的很好,明嬈一死,一命相抵,再加上大長公主的求情,欺君之罪或可逃。

可如今……

“她不死,那咱們是不是就死定了?”

陳氏臉色蒼白,渾身微微發顫,“不打緊,我已經求過大長公主了,她許諾,會幫咱們說說好話的。”

安北侯府裏面的消息他們打探不來,只能憑著一些流言,捕風捉影。

聽聞大婚那晚,婚房中動靜很大,隱隱聽到有女子在哭,似乎很難過。

宮裏的嬤嬤回去復命時,聽到還有茶盞摔在地上的聲音,嬤嬤知道安北侯是個什麽脾氣,只當他對婚事不滿,將怒氣都發在了新娘子身上。

夫妻感情不和,最主要的便體現在新婚第二日,安北侯的大軍便大張旗鼓地出城,往西北去了。

新婚第二日一早,安北侯拋下了新娘子,回了戰場。

明嬈這分明就是被人厭棄了。

外頭的人都在看明嬈的笑話,可是陳氏卻笑不出來。

安北侯不是克妻嗎?他連著克死了三任夫人,婚前那些流言都傳得有鼻子有眼的,為何這第四回 就不同了?

明嬈再被嫌棄,她也是活著的。活著,就意味著,明家的罪過還沒有人承擔。

若是明嬈死了,那她的命便可為明家博得一個轉圜的機會。

可她偏偏毫發無損,只是不被喜愛。

她怎麽不去死呢?陳氏也不由得冒出這個念頭。

信國公看著驚懼交加的母女二人,自己也怕得不行,坐在主位上,一直緊張地喝水。

明遲朗負手站在門外,背對著門,仰頭望著灰暗的天空。

站了良久,將明妘那些惡毒的詛咒,還有陳氏不安的話語都聽在耳中。

唇邊緩緩吐出一腔郁氣,冷著臉,拂袖離去。

**

第三日,是明嬈回門的日子。

她本不願回去,無奈她娘親的嫁妝還在明家,她不得不去一趟。

虞硯走了,帶走了副手孟久知,但他把阿青留下了。

阿青的能力出眾,又是女子,留下來照顧明嬈很合適。

“侯爺為了能平安娶夫人進門,真是煞費苦心。”

劉大寶人小鬼大,他一邊對阿青說著京城裏那些遲來的傳聞,一邊嘖嘖稱奇。

生怕大婚出現一點意外,安北侯不請賓客,秘而不宣,將明嬈保護得滴水不漏。怕她承受惡意,離開前特意留了得力的屬下在京城中,料理後續的瑣事。

若非安北侯有意將傳言扼殺在搖籃裏,關於明嬈的種種,只怕早就傳得風風雨雨了。

“孟叔叔說,是因為侯爺不喜歡聽旁人議論他的女人,”劉大寶小臉困惑,“阿青姐姐,為什麽呢?說一說都不行嗎?”

他在原先的那個家時,雖然勤快,卻總是挨罵,以前的阿爹罵他敗家,說給他治病要耗費不少銀子,若不是為了傳宗接代,才不會養著他這麽個累贅。

劉大寶一開始難過過,但後來他想通了,人沒有不被罵的。被罵,也只是說一說,不疼不癢。

說一說又不會怎麽樣。

可是安北侯卻見不得旁人議論他的夫人,好的壞的都不行,提到名字都不行。

劉大寶想不通,為何一個人能霸道成這樣。

阿青沒理會小孩兒的童言無忌,她板著臉,老老實實地扮演著護院的角色。

劉大寶蹲在蕓清苑門口,鬼鬼祟祟往裏張望。

阿青背靠著拱門,後腦勺像是長了眼睛。

她淡聲道:“你的腳若是踏進院子,今晚便剁下來做鹵豬蹄。”

劉大寶大驚失色,嚇得往外躥了好幾步。

自虞硯走後,他們新婚的這座院落就再也沒有男子能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