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生命之源(10)(第2/2頁)

周滿:“慢慢來,我腦子有點暈。我先梳理一下,這就要從吠陀時期的古早神話和古婆羅門神話說起,在西王母之前,全球爆發過第一代和第二代神明的戰爭……這裏說的第一和第二代指的是我們能找到的文獻記載,可能更遠的時代裏還有其他神明。

大概是五到七千年前,吠陀時期以因陀羅、阿耆尼、阿修羅等神明為主要信仰,毗濕奴、濕婆和梵天屬於不怎麽出名的小神,而到了吠陀晚期、古婆羅門時期,三相神崛起,因陀羅和阿修羅成為天神之下的天人,不僅降級,還直接降物種,由不死的神變成會死亡的‘人’。

這期間風雲變幻,有可能屬於第一代神和第二代神的權利更叠時期。

到了佛教、也就是孔雀王朝時期,婆羅門神話體系裏的某些神明被誅殺幹凈,於是沒落。

張畏塗:“照這推測下去,很容易讓人認為魔術師是因陀羅……或者說他是吠陀時期的天神、古婆羅門時期的天人或阿修羅。”

林善淵插嘴:“古婆羅門神話裏,天人和阿修羅勢如水火。”

張畏塗:“據去過詭鎮的學生回來報告,天人和阿修羅的關系非同一般。”

周滿:“魔術師能夠想到請求外援,說明他心思縝密,詭計多端,他們為了奪回不死天神的地位,必然用盡心機。自古以來,對待前朝皇族要斬草除根,沒有例外。

但是天人和阿修羅偏偏在新一代天神眼皮底下活過來,還不是無名無姓的活,了解過婆羅門神話就知道天人和阿修羅時常起爭端,活躍得不像個前朝敗將,而且相當驕橫。

天人奢侈無度,阿修羅殘酷暴虐,每次掀起戰爭就去找天神收拾爛攤子,這關系雖然怎麽看都覺得奇怪,也是我不能了解的,但是對於一個統治者而言,驕奢淫逸的天人和愚蠢莽撞的阿修羅關系惡劣、互相牽制,再好不過。”

張畏塗懂了周滿的意思,他猜測天人和阿修羅關系惡劣既是為了生存,也是為了迷惑天神,然後伺機反撲。

當然結果如願,天人和阿修羅反撲成功,天神絕跡。

此後佛教興盛,天人和阿修羅在對抗天神一戰中損失慘重,休養生息,並不正面對抗,花了十世紀的時間慢慢驅逐佛教,拿回權利和信仰。

“但是新婆羅門時期後,信仰還屬於三相神,天人和阿修羅為什麽不弘揚吠陀時期的天神之名?”

“因為這個時候的天人和阿修羅已經不是天神。”周滿說:“我不知道中間發生過什麽,但是天人和阿修羅殺死天神後,沒能回到長生不死的狀態,所以他們一直在尋找長生不死的方法。

通靈新咒的改良就源於此,其問世到迅速發展不過短短百年就被撲滅,甚至沒有相關的歷史記載,原因在於瀆神。”

“商羯羅死了一千多年。”張畏塗指出。

周滿搖頭:“我不認為他已經死亡,種種線索讓我直接猜他就是魔術師、因陀羅,也是統領天人和阿修羅的帝釋天。”

他曾經跟魔術師有過一段相處時間,也見過他跟西王母的合作,對此人深沉的心機和謀略敬而遠之,有時細思還會產生一種直面深海的恐懼。

“我一開始以為西王母要毗濕奴的死軀是為了有朝一日復活,直到我發現她在昆侖裏留下自己的軀殼,我才反應過來,毗濕奴死軀不是她為自己而留,是她跟魔術師的交易。

墓穴裏的通靈新咒也是魔術師留下來的,他想復活毗濕奴。”

林善淵飛快記錄周滿的爆料,信息量巨大,心臟震撼,腦殼還有點疼,激動得手都在顫抖。

張畏塗顯然沉穩很多:“復活毗濕奴的目的,估計跟長生不死有關。那麽邪教,三相和南海海域探測到的大蛇又怎麽說?”

周滿:“我不清楚這些信息,你們沒跟我說過,不過我知道魔術師一開始想要黔川這兩塊地,被西王母拒絕,可能因此選擇南海海域經營他的計劃。”

張畏塗閉眼,表情毫無波動,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忽然睜開眼說:“我知道了,感謝您及時告知,希望您諒解我們的工作,配合我們的調查。”

周滿無所謂,張畏塗為人向來謹慎,目前不太信他是很正常的表現。

調查人員過來請他配合調查,周滿裹緊外套,突然回頭說:“個人想法,復活毗濕奴很可能只是魔術師的目的之一,而我不覺得毗濕奴復活是件很糟糕的事情。”

張畏塗面無表情地看他。

周滿一字一句說:“毗濕奴是‘維護’之神,性格溫柔強大,親近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