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第2/3頁)

巧姑和方芝若許久未見謝渺,拉著她說了半天話。幾個月過去,巧姑圓潤了些,個子也微微抽條,最主要的是,臉上不再愁苦,充滿了幹勁。

她在紙坊做學徒,既能學到真本事,每月還能拿工錢,比起到處打散工還要受氣,已經有了飛躍般的提升。

方芝若也過得不錯,她成日忙於造紙,早將失婚之痛拋在腦後。什麽男人不男人的?都不如銀子來得實在!她一邊經營紙坊,一邊研造新紙,閑時還要開拓客源,將算盤打得噼裏啪啦響。

大家都在慢慢步入正軌。

小姐妹們敘過舊,謝渺跟孫慎元進了小廳。

孫慎元已離開清才學院,由羅尚書推薦,跟隨名師學習。人逢喜事精神爽,他笑容滿面,朝她深深作揖,“謝小姐,多虧有你指點,慎元才能得此機遇,慎元感激不盡!”

謝渺受了他的謝,卻也謙虛,“我不過給你指了條路,真正走通的人是你自己,若你沒有滿身才學,羅尚書也不會對你多加賞識。”

孫慎元道:“謝小姐此言差矣,你是我慎元的恩人——”

謝渺擺擺手,“好了,別客氣了,我都是為了夕寧。”

孫慎元鄭重道:“慎元定當加倍努力,早日功成名就,上門求娶夕寧。”

說起來簡單,但大家都知道,做起來著實困難重重。

謝渺問:“你可知道稷下學會?”

孫慎元是秀才,自然知曉名聞天下的稷下學子辯論會,他剛想點頭,腦中忽地靈光一現,“謝小姐想讓我去參加下月的稷下學會?”

謝渺笑道:“正是。”

孫慎元略顯躊躇,“有老師舉薦,我倒是有入會資格,但是……”

謝渺:但是?

“稷下學會匯集全朝精英學子,我與他們相比,才疏學淺,說是井底之蛙也不為過。”

謝渺扶額,“你的意思是,羅尚書是個傻子,因你對他父親有救命之恩,便肯將你收入門下?”

孫慎元忙道:“老師自是高瞻遠矚——”

“那不就是了,你不相信自己,也要相信羅尚書。”謝渺從袖中掏出紙條,放到桌案上,“這是今年稷下學會的辯論策題,你回去好好研究。崔老太傅屆時會去旁聽辯論,你能爭取得到他的賞識,與夕寧的婚事便妥了一半。”

孫慎元被她的話砸得暈頭轉向,隨即大驚失色:“謝小姐,你,你怎麽會有今年的策題?”

稷下學會傳世已久,是諸多學子向往的盛會。每年策題由幾位大儒共同議定,只在當日揭曉,才能出眾者,借此戰便可名聲大噪。

若謝渺所言不虛,那稷下學會就有泄題的嫌疑,談何公平公正!

謝渺以為他是害怕,淡定道:“放心,此事只有你我知曉。”

孫慎元心亂如麻,不住地來回踱步,“不,此事不妥。”

謝渺被他晃得眼暈,低喝一聲,“停住,站好了說話。”

孫慎元緊皺眉頭,似下定決心,“謝小姐,謝謝你的好意,孫某不能收。”

謝渺:啊?

孫慎元義正言辭道:“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孫某不求富貴榮華,只求修學好古,實事求是。稷下學會,我願拼力一搏,但這策題,請恕我不能收。”

得,人家不願意作弊。

謝渺難免感到訕訕,但仔細想想,孫慎元此舉光明磊落又堅守原則,實在令人贊賞。

於是她默默收回紙條,高深一笑,“嗯,我沒有看錯你,你通過考驗了。”

*

路要靠自己走,謝渺不會幹涉孫慎元的決定,她準備靜觀其變。

用過午膳後,謝渺帶著兩個丫鬟去了寶樗閣。

寶樗閣門口候著的仍是那兩位少年,他們閱人無數,記性極佳,一見到謝渺便記起去年的短暫會面。

這位謝小姐看著氣質出眾,實則一毛不拔,有些令人失望。

二人笑容依舊,卻改將她往一樓引,誰知對方亮出一塊玉牌,驚得他們眼珠子差點掉咯。

這可是三樓的貴賓玉牌!

二人再不敢疏忽懈怠,點頭哈腰的將人往三樓請,連帶對兩名小丫鬟也倍加客氣。

攬霞與拂綠受寵若驚,不明白二人態度為何急轉。

她們不知,寶樗閣建立至今,此類玉牌發出去不超過百枚,足可見其稀罕程度。

謝渺前世用慣崔慕禮的玉牌,再來一遭,嗯,也就還好。

三樓布置得富麗堂皇,陳設精美。圓拱形的門兩旁立紅木高案,上置八角金盤,意欲八方來財。進門左側是落地風水陰陽池,上有山水環繞,下有金銀錦鯉,池水不息,財運不止。

右側是琴室,帷布作簾,琴娘撫琴助興。

謝渺跟隨少年進入正廳,坐在鋪著席墊的黃花梨木玫瑰椅上,飲洞庭碧螺春,聽《高山流水》,好不愜意。

她半眯著眼,舒了口氣,心道:有錢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