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不說人話(第2/3頁)

學術大佬們想一想,能夠想到楚舜不是吃飽了沒事幹,但《隨電影》肯定還是有小部分普通觀眾會看。

因此羅伯特很貼心的詢問老梁,他問:“楚舜導演一直是這樣嗎?對群演的安排這樣細致。”

老梁道:“[電影是細節的藝術],第一次見楚導拍攝《殺死比爾》,對群演也是很細致的安排,當時我也詢問了和你差不多的問題,然後楚導的回答就是這句話。”

“是不一定能夠體會楚導的意圖,但集中營排隊整齊與否,是能夠表達出一定的畫面語言,就好像現在,經過調整後,畫面中更加擁擠,從畫面讓人壓抑。”老梁也沒有辜負羅伯特的提問,講述了楚舜為什麽這麽做。

鏡頭語言很重要一環是畫面構圖,為什麽感覺很多網劇的畫面,和電影的畫面相差了一個档次,是畫面構圖不講究。

“楚舜導演腦中是有一幅畫嗎?”《銀幕》主編發出了來自於靈魂的疑問。

“根本都還沒有開始拍攝,他為什麽能夠完全知道演員們該站什麽位置?”米歇爾也小聲接話。

眼睛看,和用鏡頭拍攝出來是完全不同的,因此調整是要邊拍攝邊微調,然而楚舜的順序截然相反,先調好再拍攝,基本上不用再調,簡直離譜。

“我認為在心中有圖畫都辦不到這種,除非在心裏已經把電影怎麽拍攝都想完了,並且有了準確的畫面,否則我真的解釋不了。”《銀幕》主編道。

前面也說了《銀幕》,好歹也是英國最權威的電影學術刊物,作為主編見識過很多稀奇古怪的理論投稿,可想像力還是不足以解釋楚舜的舉動。

心中一堆疑惑,然而現在只能憋心裏,紀錄片還在放映,現在是好好觀看的時間。

集中營的戲份,對技巧考驗變大,因為很容易就把集中營“拍小”了,楚舜在用鏡頭時,也特別注意。

劇組也會遇到問題,萌娃艾加爾是本色出演,可也會出現問題,在喬舒亞在集中營膩味了,想要離開這場戲,小萌娃的演繹始終不達標。

“楚舜導演對不起。”萌娃父親菲爾道歉,但情緒達不到拍攝要求,也沒有辦法,關鍵是艾加爾還太小。

“菲爾先生,你有沒有答應過艾加爾要給他買什麽禮物,但因為意外或者是其他原因,一直沒有兌現的。”楚舜突然詢問。

話題跳得太快,萌娃父親一時之間有點沒反應過來,菲爾想了想然後點頭:“艾加爾想見到聖誕老爺爺,本來是準備扮成聖誕老爺爺,但後來因為很多事沒有辦到。”

“很好,麻煩菲爾先生一會你……”楚舜想到辦法,然後成功度過了這個困難。

旁白時不時出現刷存在感,還插入了一個有意的片段,在《美麗人生》拍攝過程中,楚舜是擔任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的評委主席,所以離開劇組幾天。

是有老梁代替拍攝零碎補拍鏡頭,劇組沒了楚舜,完全就好像是群龍無首,和普通劇組效率沒有區別。

這讓看了一個多小時高效率劇組的學術大佬們一時之間沒有習慣,不少人在心裏思考,為什麽效率這麽底下。

後來才反應過來,老梁代替這才是正常速度,楚舜那個一個帶一群,屬於強行帶飛。

《隨電影》播放到這裏,已快要接近尾聲,最後還剩下是對楚舜進行單獨的訪問。

“楚舜導演,你的所有調整,無論是站位、道具還有布景,都感覺是制定好的。”羅伯特也的確提出了學術大佬們最想知道的問題。

他道:“如果不是我作為紀錄片導演,切實的拍攝,我真的認為楚舜導演你劇組是在演戲。”

“這種先制定,楚舜導演你是如何辦到的?”

影廳學術大佬都聚精會神等著這個回答,當然媒體和到場的導演們也同樣好奇。

楚舜回答,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就相當於是武功秘籍。

“難道導演開始拍攝影片,不都是先在腦中把要拍攝都東西想好嗎?”楚舜很驚奇的反問,隨即說道:“我想要拍攝一部電影,首先是有靈感,然後有靈感就會有劇本、運鏡、構圖畫面,以及需要什麽樣的演員。”

“應該所有信息都裝在腦中吧。”楚舜指了指大腦。

羅伯特在紀錄片中只是出了聲音,沒有出鏡,否則就能看到他的表情很精彩。

現場影廳所有人的表情大致能夠分為三類,主要是身份不同。

在場導演第一反應是,這個逼又在說什麽屁話,是個人都不能說出這種話。

按照楚舜的標準,世界上就沒有人能夠自稱導演。

在場影評人是沉思,楚舜的方式真心是破壞常規,以及破壞他們發表的很多論文。

至於記者反應是震驚,要素過多,有新聞可以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