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此生(第2/4頁)

新人拜別過娘家父母,上花轎,迎親的隊伍凱旋而歸,鑼鼓齊鳴,浩浩蕩蕩地往韓國公府去。

鴛鴦比翼,鸞鳳和鳴,郎才女貌,佳偶天成。

第三日新人回門,楚珩特地又來了一趟鐘平侯府。

新婚燕爾,楚歆在韓國公府一切都好。

裕陽韓氏門風清正,韓國公夫婦待她如親女,尤其國公夫人為人和藹爽快,進門的第二天,就將世子院中的一應事務盡皆交付,教她掌理中饋;叔伯姑嫂們也都和善可親,很好相處。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她嫁的人。

褪去少女的青澀,楚歆換了身新婦的裝扮,眉黛青顰,蓮臉生春,臉上帶著抹新婚的嬌羞,微垂星目,莞爾應答鐘平侯的問話,韓澄邈坐在她身旁,袍袖相接處隱隱可見兩人相扣的手。

楚珩端著茶盞,眸光恰好掃過,他唇角輕牽,算是放下了心。

……

待忙完楚歆的婚事,轉眼二月就過去了一半。

楚珩再至鐘平侯府,這一次,他從鐘平侯楚弘手裏拿走了寫給姬無訴樰的放妻書。

四月初一是漓山十年一度的開山慶典,楚珩在這之前挑了個宜遷墳啟攢的大吉日子,起棺扶靈帶姬無訴樰回家。

上巳節過後,三月初七就很合適,正好也給清晏過完了生辰。

近來九州太平恒昌,朝中無患事,唯一一件要務就是天子大婚。小半年過去,文武百官們反對無用、勸說無果,糾結到最後漸漸都接受了這件事。

雖未定下日子,但大婚是遲早的事,外朝六部九寺會同內廷六尚兩司都早早地預備了起來。於是從呈到禦前的奏折,到宣政殿的大朝會,大臣們天天爭大婚禮制,大到各項禮典流程,小到玉佩該是什麽顏色,吵得熱火朝天,比兩個當事人還忙。

淩燁點了幾位忠心無二的重臣會同監國,白龍魚服,陪楚珩一起去了漓山。

既是到阿月長大的地方看看,也是去見葉見微和穆熙雲。婚姻乃奉天之作,承地之合,理應順父母之意,還未見過師父師娘,怎可擅專定下婚期。

此番扶亡母靈柩回家,楚歆、楚琰並女婿韓澄邈自然同行前往,倒是陽嘉郡主,聽聞皇兄要去漓山,當即按捺不住了,跑到了宮裏求淩燁和楚珩把她也帶去,保證路上聽話不添亂。她想遊覽寧州很久了,無奈前兩年九州內外動亂,一直未能成行,如今大好機會就在眼前,說什麽也不能錯過。一通歪纏過後,終於把淩燁煩得點了頭應允。

三月初七,春山如笑。

姬無訴樰葬在帝都北郊,她當年只是妾,又曾入過掖幽廷,雖遇成德皇後誕下嫡皇子大赦天下,幸從奴籍脫身復回良籍。但在世人眼中依舊被低看一等,死後未能入鐘離楚氏祖墳,就地葬在了帝都。

不過這也不值當得什麽。落葉歸根,於姬無訴樰而言,天下之大,除了漓山,哪裏都不是她的“根”。

回家是件莫大的喜事,訴樰在天之靈一定很高興,因而他們這一路風和日麗,暢通無阻。

三月廿四,楚珩扶棺抵達漓山祖塋,停靈於家祠,和列祖列宗說說話,再擇吉日入土為安。

從建寧元年到宣熙十三年,整整三十年的光陰,歲聿雲暮,日月其除,姬無訴樰終於在死後的第十五個年頭得以歸家。

從帝都動身前楚珩已傳信給師父師娘,皇帝微服到訪不欲聲張,葉見微算著日子,派了早些時日回來的葉書離和葉星琿輪流到一葉孤城城門前迎駕。

這日正好該葉書離在門口等著。

遠遠地看見了楚珩一行人,鬼見愁就迎了上去,朝皇帝拱手行了一禮,引著他們往漓山上去。

楚珩還要去一趟城中漓原侯府,便讓葉書離先將陽嘉郡主、楚歆、楚琰和韓澄邈他們幾個人領了上去,帶他們賞一賞漓山的春日勝景。

再有幾天就是慶典正日,漓山四方來客,葉見微此時並不在城主府中,楚珩辦完了事,帶著淩燁慢悠悠地往漓山去。

三月裏春光明媚,一路沿著石階拾級而上,楚珩很久沒回過漓山了,和淩燁一邊走,一邊閑聊起一些從前在師門的往事。

說起來,自打楚山花就是東君的事傳回漓山後,楚珩還沒見過師弟師妹們呢。

這群少年們往日最是黏他們的山花楚師兄,恨不得時刻栓在他身上才好。與此相反,對平日很少見到的東君大師兄卻是又敬又畏,在他們心裏,大師兄就是全漓山最不可招惹的存在,強大、冷酷、無情,比掌門師伯葉見微還要讓人敬而遠之。

——不過是幫少主做了幾回師兄管教師弟的戲,就讓東君的形象演變成這個樣子,楚珩對此也很無奈。

走過浮空吊橋,到了山門,不出所料,果然引得師弟們人仰馬翻,見到他都不知道心裏到底是對東君的畏懼占了上風,還是對山花的親近更勝一籌,一個個的站在那裏手足無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