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順星(一)(第2/3頁)

南隰國師向大胤天子表露誠意,既不願參與皇帝和敬王的內部爭鬥,也很少與帝都各大世家往來,鏡雪裏遊覽白雲觀,避開朝中權貴們愛去的正殿,倒也說得過去。

臘月廿七那日,鏡雪裏進宮代南隰國主送上邦交年禮,她面聖時楚珩也在,她並未在淩燁面前戳穿他東君的身份,反而替他圓了謊。

楚珩知道鏡雪裏是將四年前在玉鸞山結下的梁子一筆購銷,他雖然不想這麽算了,但是不得已承了鏡雪裏的人情,也只能將前仇暫且作罷。

“謝”字不可能有,楚珩不想理她,微別過頭去,當沒看見。

鏡雪裏的目光在他和淩燁之間逡巡兩圈,微微挑眉笑了笑,看向淩燁,頷首說:“聽說今日是大胤民間的順星節,巫星海有逢神必拜的習慣,來此見見大胤的各路神明,不想竟能遇到您,小哥居然也在。”

淩燁略一點頭,沒有解釋楚珩伴駕的緣由,只道:“趁年節略有閑暇,出來逛逛,拜神。大巫請便。”

拜神?

九重闕裏有莊嚴雄偉的長明殿,皇帝可不需要屈尊到這白雲觀星神殿的偏殿來。

就在一盞茶前,鏡雪裏剛從別人那裏偶然得知了一點秘辛,可真巧了,秘辛的兩個主人公現在就在她面前。聽說白雲觀旁有間月老祠,從前冬節會上她為著給東君姬無月添堵,隨手送他的那張桃花符,竟歪打正著,還真說準了。

行吧,鏡雪裏勾了勾唇角,就看那張在桃花符的份上——

“公子,”鏡雪裏開口叫住了與她擦肩而過的微服皇帝,“我聽聞大胤民間有種說法,順星節這一天的運勢好壞,可以預知此人未來這一整年的福禍。雖然不知是否為真,不過——”

鏡雪裏眼神暗了暗,有漠然冷意一閃而過,她轉過身,行至淩燁身旁,語調輕快道:“代表吾主,願您勝意。”

她言辭間似乎只是在表兩國邦交之誼,但淩燁心裏卻倏然一動,隱約覺到了一絲極其輕微的不祥之感,轉瞬即逝。

鏡雪裏已然走遠繼續去尋觀中道人講經。

離開白雲觀前,淩燁回頭看了一眼她的背影,揮手叫來人,吩咐道:“她離京之前的這段時日,著影衛監察,事無巨細。”

……

另一邊,鏡雪裏的徒弟銀頌看著皇帝的身影遠去,若無其事地從一排神像前蹦跳著跑過來,還未及開口,鏡雪裏就截斷了她的話,輕描淡寫地道:“急什麽,皇帝的影衛都還沒走遠,讓她等著。”

——淩燁的預感是對的。

今日南隰國師來此,是在拜神,也是在應邀見人。

正月二十過後,諸王侯離京,敬王亦將返回食邑江錦城。在此之前,敬王妃鐘儀筠尋得最後的機會,請見與自己有師徒之名的鏡雪裏一面。

百步之外,一排高大的神像背後,易了容的鐘儀筠盯著皇帝和禦前侍墨的身影並排走遠,開口問身旁的侍女:“我想,文信侯夫人今日會帶著她女兒沈黛來白雲觀吧?”

侍女應是,順著鐘儀筠的目光望過去:“如今“準皇後”顧柔則已然在外議親,沈黛這個“準貴妃”沒了對手,沈家正一心想要落實先帝的口頭遺命,好讓沈黛嫁進九重闕。依奴婢看,順星節,林氏必然會帶沈黛前來進香。只是王妃,皇帝已經帶著禦前侍墨走了,等沈黛到了,也遇不上了,恐怕晚了。”

“不晚,”鐘儀筠聲音柔媚,“派個人回府告訴王爺一聲。擇日不如撞日,‘準貴妃’也該知道點什麽了,不然還總以為自己穩坐釣魚台呢。”

“那顧柔則算個什麽對手呀,皇帝說一顧家不說二。堰鶴沈氏不將這背靠漓山的禦前侍墨清理了,沈黛哪有路走呀。這出戲會好看的。”鐘儀筠掩著唇,咯咯嬌笑。

她所言不錯,彼時文信侯府的馬車已經行過星漢橋了。今日來拜星君的官宦人家不少,行人也多,來來往往的,車馬難免有些擁堵,林氏和沈黛已經堵在這裏半刻鐘了。

過了橋就是月老祠,有白雲觀矗立在這兒,小門小廟的,自然入不了十六世家誥命千金的眼。

不過那擺攤的老道士倒是膽大心細,權貴們去上香,圖的是個好彩,難得的好說話,稍微從指縫裏漏點香火,都夠他們整個廟月余的嚼用了。

剛好,正對著月老祠大門的就是文信侯府的馬車,這也算是緣分,老道士便以此為由走上前來賣靈簽拉香火了。

沈黛身份不同,文信侯府歷來都是以國母的儀禮教導她,自然容不得旁人沖撞,也看不上老道士的靈簽。不等他說完,馬車四周侍立的丫鬟便施舍了幾兩碎銀子,打發了他。

但或許真是簽緣到了,馬車一連堵了快一柱香的時間,也沒能走幾步。林氏和沈黛今日所求即為姻緣,坐在車裏等得久了,聽著外頭那老道士的吆喝,漸漸真有兩分意動,著人又將他招了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