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我心(第2/3頁)

說來可笑,話本故事裏的心心相印,與子偕臧,其實他這個皇帝也是羨慕的。

從小生活在九重宮闕,沒有誰比淩燁更明白,最是無情帝王家,皇宮裏的感情簡直就像個笑話。

他的父皇坐擁三宮六院天下美人,但為人心狠多疑且喜怒無常。

先帝喜歡過一個人,惠元皇貴妃媯海燕嵐,但是遇見貴妃以前,他曾經滅了貴妃全族,所以貴妃在宮裏用十四年的漫長光陰殺死了他。

後來彌留之際,先帝告訴淩燁,他不後悔愛上貴妃,但也不後悔屠滅洱翡藥宗,就算一切都可以重來,就算他能更早地遇見貴妃,也不會有什麽改變。

他依舊會握住那把刀,毫不猶豫——身為皇帝,情愛相比皇權,理應一文不值。

先帝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對自己狠,對自己的兒子同樣狠。他在每一個兒子身上都不會表露多一分的期許和寵愛,即便有了儲君也仍不放心日後托付江山,更不會給儲君任何殊待。

先帝殘忍地給了很多個兒子禦極九州的希望,也許在他眼中,擇選真正的繼承人,就該像是養蠱,整個大胤都是他們的廝殺場,任其自啖相食,最終只能活下來一個。養成的那個就是天下之主,活不下去的還談什麽權禦九州。

這一路走來,淩燁見識過太多的背叛與利用,權力傾軋感情,利益踐踏真心,人世間珍貴的一切,在至高無上的皇權面前都輕如煙土不值一提。

如今他也坐在了這個位置上,他並不想像他父皇那樣。不願將曾經被動經歷的,再由他來主動施予一遍,讓那些本來因他就可以避免的血腥殘酷在九重宮闕裏反復上演。

這二十二年他活得很累,每日都必須要活成一個太子、一個皇帝的樣子,從來沒有機會、也不敢活成“淩燁”的樣子。現在他終於有了喘息的時間,有了說話的權力,他格外盼望可以有那樣一束澄明純粹的光照進他的心裏。

盡管生在天家,先帝、帝師、甚至政敵都以不同的方式教過他,帝王無情君無私。話本故事裏那些不出於任何利益取舍、只有信任與愛的情投意合,本來就是假的。就算真的有,那也是他這個皇帝一生都不可企及的奢望。

可他就是冥頑不化,明知遙不可及,甚至也許一輩子都遇不到,他也想要奢望。不是為皇帝,就只為淩燁而奢望。

江山社稷壓在肩上,胸膛裏的這顆心九分都已經給了帝位,給了九州山河萬千臣民,只余下心底最深處的那一寸柔軟,他想留給淩燁,留給他自己。

一些獨一無二,過後難尋的東西,只要他還一絲有說“不”的資格,他就不想用作政治權謀的利益犧牲品。

就比如,九州世家著族如今都在覬望的中宮元後。

今日朝堂上呈上來的賀表奏折又在旁敲側擊了。太後千秋整壽將近,九州四方的世家城主、各地侯王都要入京拜賀,祝壽奉禮,屆時各家貴女也會入宮向太後請安,借以探聽他的心意。誰人都知今時不同往日,入宮便是鳳凰登枝。

大胤朝的元後與帝同尊,是太祖定下的國法家規。帝後壽辰一樣都是在九重闕的前朝三大殿之一的紫宸殿裏接受朝賀,賜宴群臣,這是元後的尊崇。這個位置只有一次,一旦給出去,就再也收不回來了。

淩燁很清楚太後和齊王只是收攏天子權柄的開始,皇族與世家分庭抗禮,朝中波雲詭譎,未來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更多的荊棘利刃還在前方等著他。

一些鐘鳴鼎食、底蘊深厚的簪纓世族已經在向他示好,意欲效忠,他也需要給予點什麽作為回報,比如空置已久的後宮,甚至是他身邊那個獨一無二的位置。

如果他繼續“冥頑不化”,不走世家鋪與他的“捷徑”,未來千難萬難,他可能需要踏過更多的刀山,走過更多的劍林,會很難很難。

大胤皇家有個古禮,帝後大婚的時候,皇帝要親手交付三樣東西——代表皇後權柄的鳳印,載明皇後地位的金冊,還有便是,禦筆金粉寫就的儀典。

鳳印金冊從開國至今代代相傳,而皇後儀典卻是帝王家的旖旎心思,冠以莊重的雅名,由皇帝親手寫就,向自己的皇後表明心跡,因而每一冊都是獨一無二,獨屬於每一位皇後。這是太祖與太祖皇後定下的古禮,寓意天家也有真情。

但如果淩燁是個聖明理智的皇帝,他就該知道,哪有那麽多的旖旎心跡,後世的儀典更多只是皇後尊榮、是帝後一體的象征,歷代的皇後儀典裏,寫的大都是一些帝後同德的場面話。

中宮之主重之又重,後位可以是皇帝的籌碼、可以是恩賞,唯獨不該是私心。

可是,他不願。

也許他就是不夠聖明,也不夠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