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暴君想砍了自己的第14天(第2/2頁)

這一劍險些要了老國王的命。

也一並覆滅了這個子嗣薄弱的王室。

公主受盡折辱,輾轉於多位貴族之手,恨極了那個男人。

在之後發現自己懷了孩子,算了算日子倒是難得生出一絲歡喜,卻不是對肚子裏這個沒有成型的孩子,而是對自己復仇有望。

因為這個小國不起眼的王室,流淌著巫族的血脈,單薄至極的一絲血脈,在巫族被判定為黑暗神從族的情況下,沒有一人張揚這個事情。

巫族以各種媒介進行詛咒,血脈之中傳承黑暗。

當公主以詭異的模樣死去,放在屍體之上血液中間的那個嬰孩,身上本該有著母體對於諾依斯王國最深的詛咒。

但是這個孩子,並沒有作為詛咒的載體,也許是最後一絲母性,公主只用他身上的血脈和自己的性命作為對諾依斯王室詛咒的媒介。

人們發現了公主,也通過由血液匯聚的詛咒紋路發現了對方巫女的身份,對於那個孩子人們即使沒有在他的身上發現詛咒的紋路,也依舊像看著惡魔一樣恐懼而厭惡。

但他始終是王室血脈。

怨責沖向了挑起禍事的老國王,貴族之間輿論盛行,在幾次無緣無故的災禍之後,國王在中央教堂中足足待了五年才得到教皇的首肯消了身上的詛咒。

教皇對於詛咒來源沒有多問,卻也能看出幾分下咒之人深刻的怨恨。

教皇不知道的是,國王身上的詛咒是巫族最後的微薄血脈,在怨恨洗滌靈魂之後以性命為代價強行醒出的一點巫力,施下的唯一一個詛咒。

如果沒有這場意外,那個小國王室身上的巫族血脈只會在一代代的延續中日漸稀薄,直至徹底成為過去的傳說。

究竟要什麽樣的怨與恨,才能讓一個驕傲的公主,覺醒出體內已經微薄到無的巫族血脈。

巫族之所以被認為是黑暗神的從族,就是因為每一個覺醒的巫族之人,都是在絕望下陷入了無止境的瘋狂之中,他們對每個人都懷著恐怖的惡意。

鐸曜的眉眼之中一絲冷意淺淺掠過,皮囊之下的靈魂微怒都是世人的罪過,即使皮囊削弱了源自靈魂的震懾,也依舊讓眼前的國王莫名惶恐。

“你……”

鐸曜垂首,見了禮就離開了,不欲接對方的話。

他早已經看到了諾依斯王室中每一個人的下場,那是一條現實的時間線,世界正在逐步淪入黑暗。

每一個人都逃不掉。

那個因為母性而保持幹凈的孩子,身上沒有留下詛咒的紋路,卻因為這些人,而硬生生地造就了一個駭人的詛咒。

詛咒凝聚著惡與罪,恨是最好的催化劑,而那個幹凈的孩子,卻成為了詛咒本身。

他活著,就是對世界的詛咒。

一個身上有著巫族血脈的私生子,多麽完美的標配。

承接黑暗神格,與光明神共同執掌神邸之力,平衡信仰失控偏執的世界,成為無上的至高神之一。

光與暗的平衡,也是這個神權世界的平衡。

如果正常來說,天命之子應該是在自小的人情冷暖之中看透人性,他在人性之中孕育出一絲神性,世人對他的厭被神格吸收,從而催化了體內的巫族血脈,最後經過許多歷練周遊發覺黑白的失衡走向成神之路。

他或許冷漠,或許理智,亦或許智多近妖,但絕不會承受現在這樣不可思議無法理解的惡,走向另一條路。

情況失控了,原先可以控制的惡被無限放大,導致了天命之子從小到大未曾遇見光的一面,他看到的——都是暗面。

對於所謂代表光明的神明,怕早已不屑至極。

而在世界幾次重置之後,本就虛弱的光明神根本承受不住,光明徹底隕落,那些執行官根本不是天命之子的對手。

鐸曜捏了捏眉心,對自己的決定有些猶豫,可他終歸不是這條時間線的存在,一時的心軟只會讓日後的苛待變得更傷人。

這樣想著,他推開了大王子宮殿的門,看到了用一雙黝黑荒蕪的眸子緊盯著他的小家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