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235~236(第2/5頁)

縣令先是一愣,而後立刻點頭答應下來:“我這就是派人過去!”

很快,劉季便親眼看著縣令派出去了二十多個少年出去報信。

雖然這幾個人起不到什麽作用,但……

也算為自己減輕了一些可能存在的危險。

劉季回頭,繼續與那人說話。

那人已經明白了自己如今就是個被劉季拿捏在手上的人質,但可能是因為自己並不心虛,又在朋友的地盤上,所以並不擔心,反倒接著這個機會打聽了不少中原百姓的生活。

劉季見他對這些生活瑣事很感興趣,便說了更多內容。

兩人你來我往,倒真處出了幾分情誼。

-

蕭何騎馬跑了差不多半個時辰,終於見到了部落聚集地。

帶路之人似乎並不懂秦話,不但一路上一句話也沒開口,在見到自己的族長後也用匈奴語嘰裏咕嚕地將方才發生的事情全都告訴了對方。

好在,族長懂得秦話。

他聽完族人的話後,立刻上前沖著蕭何行禮,而後將其請到了帳篷當中。

他命人拿來一壺酒,想要親自為蕭何斟滿。

蕭何卻一把捂住了杯口:“還是先談正事兒吧?我等會兒還要騎馬回去,若是喝醉了就不妙了。”

如今的酒水不但度數低,味道也不咋地,蕭何並不怎麽喜歡。

那族長有些可惜:“酒可是好東西……”

蕭何失笑:“酒雖然是好東西,卻並不是每個人都消受得了。”

族長看了蕭何一眼,搖搖頭,將酒放到了一旁。

蕭何這才說明來意:“我今日過來,主要是想確定你們之前送去鹹陽的那封投誠信,是否為你們部落所有一起做出的決定?還有你們突然轉變態度的緣由?以及,看看你們是否遇到了危險?”

但……

蕭何想起之前看到的,這個部落普通人的生活狀態,直接將最後一個問題排除了。

族長正色道:“我們部落與烈陽部落緊挨著,很清楚他們如今的生活。因為他們的生活越來越好,我們部落很早就有人動了投奔秦國的心思,但真正有人將這個問題提出來,卻還是在九原郡的郡城學校開始招生之後。”

“烈陽部落的年輕人全去讀書了,回來後不但個個變得懂事有禮,還能出口成章,給我們部落的年輕人講故事。”

——故事來源於新三百千等書中的典故。

一個民族的精神想要傳承下去,最好的辦法就是編寫蘊含著民族精神的故事,並將其流傳下去。

匈奴也有屬於自己的故事。

但……

這些故事用文字記載在了羊皮紙與石板、木板等物上面,但遷徙是非常容易丟失東西的,所以匈奴手裏的故事數量早已屈指可數。

人是精神需求的。

所以當小夥伴帶著那麽多的故事回來後,部落的年輕人很容易就對小夥伴兒生出了崇拜,進而對所謂的學宮與學校,都生出了幾分好奇與向往。

大部分父母,都會很願意滿足孩子的需求。

於是之前被壓制下來的種種想法便直接被孩子們的懇求點燃,他們再也忍不住,紛紛找到了族長。

族長嘆氣:“從一開始,投靠秦國的想法就不是在下做的決定。”

他是被所有不甘現狀的族人逼著,給秦國送去了那封信。

蕭何失笑:“原來如此。”

族長看著他:“那麽,秦王看到信件之後,是何種想法?”

蕭何認真地看著族長,半晌起身走到一旁,從懷裏掏出一份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

等蕭何與劉季二人走遍所有的匈奴縣,見過所有匈奴部落的族長,他們帶來的一大車草種已經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則是……

十幾封投誠信,以及再次增加的秦國疆土。

==·縱火·==

嬴政很快拿到了投誠信,看過之後當即下令命九原郡與隴西郡等地郡守為這些剛投誠的草原部落修路,同時準許對方送孩子到學宮讀書。

不過,嬴政並未太過高興。

林阡有些好奇:“秦國的疆土再次擴張,你看起來不是很高興?”

嬴政拉著她坐到一旁,遞給他一封蒙恬送來的信件。

林阡有些猶豫:“我看了沒問題嗎?”

嬴政無奈地看著她:“這有什麽大不了?”

林阡失笑,這才將信件打開。

而後……

她臉上的笑容飛速消失:“頭曼部落已經帶人回到草原?冒頓這段時間一旦放假就經常到集市與互市閑逛,似乎想要與那些匈奴搭上關系?”

嬴政點頭:“頭曼倒是不足為懼,這個冒頓……”

嘖,果真是養不熟的狼崽子!

林阡想到歷史記載中的冒頓幹過的那些事兒,遲疑著建議:“要不,讓他從學校退學?”

冒頓到底是匈奴太子,若學成後回到匈奴奪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