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229~232(第2/9頁)

“你們就當自己存了些錢放在官府,等到了時間取出來便是了。”

——供養學生讀書本是朝廷的義務,即便再痛恨這些百姓的做法,朝廷也並不能光明正大地讓人這樣做。

但等學生學成後還錢,就沒什麽問題了。

與這個條例一起頒布出來的,還有一旦資助者與學生都同意了入學讀書,即便是其父母也不能阻攔或耽誤了孩子入學,不然朝廷便會直接連坐周圍鄰居與其祖孫三代,到時受到牽連之人都不得再將孩子送入學校。

除此外,還有一條“說明”——

學校一共分為小學、初中與高中,每一個階段學成後就會頒發畢業證,以後想要進入朝堂為官為吏,官員至少高中學歷,小吏至少初中,官府轄下的如紡織廠、成衣坊等等工廠的管理人員,也至少需要小學學歷。

學宮已經不再招生,如今尚未從學宮畢業的學生全部學成後,便會直接關閉,想要學習秦律就必須入學讀完小學,到初中才會正式學習秦律。

類似舉措還有不少,總之就一句話,等到這第一批學生學成畢業之後,學歷就將成為眾人眼裏最好的通行證。

沒有學歷雖然不會寸步難行,但未來肯定不會有這些有學歷的學生好。

兩相對比,孰優孰劣一目了然。

一群人紛紛沉默下來。

蕭何見狀松了口氣。

他當年雖然只是在沛縣任職,但因為很得沛縣縣令的看重,也時常來到郡城辦事兒,他又擅長交友,難免與不少郡城百姓打過交道。

幾分舊情,幾分擔憂,還有幾分職責所在。

擔心這些人再胡亂折騰激怒陛下,然後頒布更嚴苛的舉措,給予他們更酷烈的制裁,蕭何將自己當老媽子一樣,將朝廷頒布的公告拿出來一個字一個字地給他們掰碎了揉爛了講了個清清楚楚。

他苦口婆心地勸著自己的老鄉:“朝廷讓你們做什麽便做什麽,不要再瞎胡鬧了。我就直接告訴你們吧,也就是楚地面積大人口多,一刀切下會影響整個秦國的運轉,否則陛下早在你們一而再地折騰時,便命人不招收男孩兒入學了。”

“陛下想要的是人才,越多越好的人才,他可不管什麽男女。”

“你們就算冥頑不靈,非得要將自家女眷打壓得出不了頭,陛下也不可能捏著鼻子用你們不成器的兒子,他只會反其道而行,直接斬斷楚地男丁的前途,並將楚地女眷擡起來讓你們看看自己有多廢物!”

陛下就不是個會受人威脅的人。

真要敢威脅他,反手扇你一耳光都是寬容,更可能直接把你給殺了!

一群人面面相覷,忍不住咽了下口水。

在這一刻,他們終於想起來了外界流傳的秦王嬴政的名聲,一個個連連保證,回去就乖乖找人資助。

蕭何見他們聽話,忍不住又提點了幾句:“若是家中小有余錢,不妨多資助幾個姑娘去讀書。”

見眼前人面色不對,蕭何忍不住翻了個白眼。

這要不是他鄉親,他還真不想管這爛糟事兒!

蕭何深吸一口氣,解釋道:“這學校是陛下用來培養人才的,所以你們交的學費其實都是最低價,一百錢才是真正的學費。但朝廷不可能虧本兒讓廢物讀書,所以之後每年學習結束後都會有一場考試,考試合格了才能升學。”

“小學的時候還好,但凡拿得出學費就能報名讀書,即便成績不好不能升學,也不會有人將你家孩子趕出去。可初中與高中要考試,一旦學習成績不達標,要嘛交高價讀書,要嘛就只能回家了。”

“我讓你們多資助幾個姑娘,是因為一旦有姑娘學習不好被淘汰,你們就必須重新找一個小姑娘資助。”

至於是否存在自家兒子被留級、不能升學,反倒自家資助的小姑娘一路升學暢通無阻的可能?

當然有。

蕭何在親眼看到呂雉以郡丞之位出現在泗水郡郡守的身邊後,便再一次清楚地認識到,女子從來不會比男子差,她們只是缺少一個展露自己的機會。

但,他眼前這些人會認為自家兒子連一個小丫頭片子都比不上嗎?

果然,這群人立刻露出了深以為然的表情。

不久,蕭何果然發現報名的人中出現了不少姑娘:這第二批報名的姑娘人數,不但追上了報名的男子,還隱隱超過了少許。

==·細節·==

雖然肯定還有一部分姑娘沒能讀書,但蕭何自認已經盡力了。

他不由松了口氣。

倒也不為其他,主要還是希望能通過這件事挽回陛下對泗水郡的印象。

但嬴政在知道此事之後對泗水郡乃至於整個楚地的印象也仍舊不怎麽樣,反倒對他這個做事兒盡心盡力,成功讓更多女子入學的人頗為贊賞。

他毫不猶豫地與林阡誇道:“難得見到有人為官為吏之後,還能站在黔首的角度為他們考慮,並以如此溫和的手段達成目的。他也許謀略軍事等方向確實比不得其他人,但在安撫人心與治理百姓方面應該很擅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