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221~224(第2/8頁)

她說自己一直想買古裝穿,卻因為價格太貴而遭到了父母的嚴詞拒絕,林阡的禮物簡直送到了她心坎上。

林阡:“……”

其實,不是禮物來著。

但小姑娘過於激動,林阡也不好在人興頭上的時候潑冷水,於是只能任由她誤會。

等小姑娘穿著衣服給自己拍完照,還給林阡發過來炫耀一番,得到林阡好些誇獎後,現代宿主才終於心滿意足地與林阡道別:“我到網上炫耀一下,就先下啦,下次債見~”

林阡笑著搖頭,也關上了位面交易器。

-

如果只是數學教材,林阡一個人還能慢慢翻譯,可若是加上其他各種科目的教材……

林阡又不是沒有正經工作,平日可抽不出太多時間來翻譯,真要等她一個人的話,等全部教材翻譯完還不知道要好幾年後呢。

真要出現這種情況,嬴政讓她換教材的意義何在?

於是很快,林阡便從李斯、王綰等人手下調來了許多讀書識字之人,然後自己將教材上的內容讀出來,再有這些人抄寫。

這樣的速度無疑是非常快的,也就差不多半個月的時間,這些教材便全部翻譯完畢。

經過一番檢查校正,以及讓嬴政審核是否有不適合出現的內容(主要是語文政治等文科教材)後,林阡便直接將語文政治歷史地理等教材交給了王綰李斯,然後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交給了墨家钜子,至於他們拿到教材後又找了哪些人幫忙就不是她需要管的事情了。

王綰李斯等人的教材編寫本就到了最後的挑選與審查階段,如今又得到了更為成熟的教材模板,一群當世最頂尖的人才很快就發現了這些教材這般編寫背後的原因。

找到內核之後,聯想到嬴政之前提出的“要讓天下百姓認同秦人的身份,遺忘六國”等等要求,一群人瞬間靈感爆棚,很快就從待選文章當中挑出了更合適的內容。

而他們之前想要編寫的類似於三百千與《聲律啟蒙》等啟蒙書籍,如今也已經到了收尾階段。

也就差不多半年時間,嬴政便看到了從語數政史地理化生各科的書籍內容——

因為有了教材,也有了全新的知識點,墨家钜子等人在經過一番思考之後,將原本內容豐富的《科學》教材刪減了相當多的內容,然後整理成了一本比起教材更像是科普讀物一類的書籍,準備用來培養小學生對大自然與科學的認知。

而被剔除的部分則與他們最近研究出來的內容整合,編撰成了更接近初中物理化學的教材。

嬴政拿到手後,第一時間翻閱了語文和歷史。

也許是受到了現代教材大量使用白話文的影響,這些教材中除了引用名人典籍的內容外,竟然也出現了相當一部分的白話文文章,而且大半都出自張良這些年持續不斷出品的小冊子上的內容。

也只有小冊子上才能找到白話文——

隨著出版的小冊子越來越多,張良愈發清楚小冊子的主體受眾是誰,再加上紙張推廣之後寫文章再也不用像是過去用竹簡木牘的時候一般,連每一個字都必須仔細斟酌,文章更需要精簡準確到極點才不用擔心竹簡太多太重沒辦法運輸,於是張良後期出的小冊子使用的文字也就越來越白話了。

就連其他偶爾也會寫一些故事編撰成小冊子拿去印刷售賣的人,在見到張良小冊子的銷量隨著文字越來越白話而越來越紅火的時候,也不自覺地受到了一些影響。

嬴政對李斯王綰等人采用白話文文章沒有任何意見。

張良寫的那些文章的故事內核幾乎完全是按照嬴政要求寫就,不但故事性更強更吸引人,而且充斥著大量對秦國的贊頌與認同,比古人典籍更精準符合他的要求。

倒是林阡,在看過語文書的內容後忍不住大笑:“他們怎麽想的,怎麽采用了這麽多張良的文章,而且好些還在文章最後標注了‘全文背誦’的要求?”

嬴政愣了下:“是有什麽不妥嗎?”

林阡險些笑岔了氣:“沒有沒有,我只是有些同情張廷尉,他以後怕不是要被學生們罵死。我聽說學生讀書後罵得最狠的除了老師外就是那些被要求全文背誦的文章作者了哈哈哈……”

君不見,詩仙李白都年年被人罵呢。

嬴政:“……”

還有這說法?

==·招生·==

張良並不知道自己已經提前被人同情上了,他如今正在印刷坊,負責盯著匠人們印刷教材。

若非教材遲遲沒有編寫出來,嬴政早些年便提出的學校也不至於一直沒能安排上,而即便是教材的進度嚴重拖後,學校的選址與建設也從未落下,前兩年便已經竣工了。

這也是秦國財政吃緊的原因之一——

學校雖然只在郡縣建設,比不上水泥路的消耗,但想鋪滿全國也是一筆相當驚人的數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