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217~220(第2/8頁)

頓了頓,補充道,“你們秦人都太陰險了!”

韓信有些無語:“這只能證明你們匈奴人蠢,權謀宮鬥都不會,直接派兵殺人可真是厲害壞了。”

冒頓:“……”

竟然無法反駁。

-

冒頓的存在對如今的秦國而言到底不算重要,所以在派人將其短暫地看守起來後,蒙恬便立刻整頓兵馬,決定主動帶兵出擊。

那些在長城外安營紮寨的匈奴剛到達目的地不久,就發現軍中已不剩多少糧草,於是最近幾日他們一直不曾派兵攻打九原郡,而是全在為到底是不管不顧直接攻打九原郡,還是先帶兵到附近去搶幾個村的百姓填補食物……

但持有兩種觀點的人彼此無法說服對方,於是便只能一而再地位同一個問題爭吵。

今晚自然也是如此。

而就在他們吵得最激烈的時候,周圍突然亮起一片火把。

這群匈奴人尚未反應過來發生了什麽事,就聽不遠處有人吹響了號角,下一刻,便看見無數火把伴隨著“殺了這些狗日的匈奴崽子”的話朝著他們安營紮寨的方向飛了過來。

匈奴人這才發現,那些根本就不是火把,而是一支支綁了沾油棉花的箭矢!

也就是一個眨眼的功夫而已,整個匈奴的營寨變成了一片火海。

所有人驚慌逃竄,整個營地也亂糟糟一片,有那身上的衣服被不小心燒著了的更是迫不及待地撲到草地或沙地裏面打滾兒,希望能將身上的火苗壓滅。

一些心理素質較強的匈奴人更是不敢耽誤,發現自己陷入一片火海後便立刻拿上武器沖了出去。

然後,包圍在營地周圍的士兵瞬間拔劍,一下就把人砍死了——

倒也不是匈奴人武藝不夠,而是在大火燃燒起來之後,所有匈奴人的身影都變得無比顯眼,不管是從什麽地方什麽角落出現,都會第一時間被人發現。

反觀秦軍呢?大火燃燒起來後,他們甚至往後退了幾步,全部都隱藏在了黑暗之中。

匈奴士兵防不勝防,自然只能任人宰割。

……

這場大火從深夜一直燃燒到了天明,一直到將匈奴的所有帳篷燒了個一幹二凈,這場大火才徹底熄滅。

畢竟是在晚上,秦軍不可能攔住每一個人,到底讓一部分匈奴士兵逃了出去。

不過,這些跳掉的匈奴士兵並不沒有被蒙恬等人放在心上。

倒是冒頓大清早起來後,聽說長城外的那些匈奴人死了大半之後,沉默了一段時間。

但等韓信請假找過來的時候,卻聽冒頓看著長城外那一片焦土冷冷開口:“不用擔心我,我可不會為這些人傷心難過,我只會覺得他們……死得好!”

韓信一頓,錯愕地看著冒頓。

==·危機·==

這次匈奴會這般輕易被秦軍拿下,也是因為他們派來的士兵不算很多,而且作為遊牧民族本就更擅長打遊擊戰與騎兵作戰,這種兩軍對壘的戰場他們本就不算擅長。

但打仗這種事本就不會講究公平。

蒙恬在消除這一批匈奴士兵之後,卻並未打算就此罷手。

休息整頓一日給九原郡與隴西郡等毗鄰匈奴領土的郡縣傳遞消息,讓人直接暫停當地互市交易之後,他便與韓域分別帶著隊伍循著那些逃跑的匈奴士兵追了出去。

途中若是遇到有人阻攔,半點兒不講情面,直接殺過去便是。

有人得知消息,立刻派人來找。

蒙恬一開始還以為是頭曼單於所在部落之人,並不很想見人——

既然已經不顧秦國命令做了錯事,自然要承擔後果。

卻不想,來人竟是其他匈奴部落之人。

蒙恬疑惑地叫人將其帶到跟前,這才對方來意:“在下清楚頭曼等人冒犯了大秦,犯下大錯,被大秦派兵追擊也實屬正常。”

“在下也並無求情之意。只是……”

“大秦因頭曼等人的所作所為便關閉互市,是否有些牽連過甚了?”

“我們與秦人交易向來遵守秦國法規,不曾有半點兒違法之舉,這次草原雪崩,我們攢下不少羊毛,就希望可以換得一些糧食度過春天,可到了長城腳跟才被人告知互市已經關閉……”

來人一開始還能保持冷靜,但越說語氣越是急躁,後續更是急得禿嚕出了不少匈奴語,讓人聽不懂意思。

蒙恬看著來人,沉默半晌後開口:“雖然我很同情你們千裏迢迢來到大秦交易,卻被告知互市已經關閉的遭遇。但,我大秦法律向來是講連坐的。”

來人急了:“可我們並非同一個部落,甚至與頭曼有仇,就算連坐也不至於牽連到我們啊?”

蒙恬指出一個事實:“對我們而言,所有的外族人都一個樣。”

來人都快哭了:“我們部落去年才與頭曼做過一場,若非被他們搶走了牛羊,我們也不至於剛開春就帶著大量羊毛來秦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