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食本味 一更,二更,一萬營養液……(第5/6頁)

於豪是個體育生,他最近因為腿已經養好,於是重新回歸訓練。教練見到他胖了一圈,氣得不行,將他痛罵了一頓,讓他每天都要給他發自己的食譜。

於豪委屈不已,將自己每天吃的東西發給教練,沒想到自己的教練居然跟著他來到了八食堂,要跟他一起吃飯。

因為教練在身邊,於豪連忙點了點頭,立刻變成乖寶寶,不敢反駁教練一句話,安靜地像一只鵪鶉。

蘇教授心裏陡然生出許多興趣。

蘇教授是一個老教授,已經在航空大學任教幾十年,經歷了航空大學的種種變遷,也經歷了航空大學食堂的多重改變。

蘇教授曾經喜歡口味重的東西,不過隨著年齡增長,他逐漸開始養生,更偏愛清淡的東西,總覺得這樣的東西才是回歸食物的本味。

比如這小吊梨湯就戳中了蘇教授的心房。

小吊梨湯用梨、銀耳、枸杞、梅子等材料慢慢熬制,最後只加一些紅糖調色,可以說是至純之食物。

口味清淡的蘇教授已經很久沒有去食堂吃飯,更不會去外面的小飯店吃飯,每天都回家做飯。

因為不管是食堂還是附近的小店,最常見的還是重油重鹽或者有點辣的食物,這和他的養生理論相悖。

蘇教授聽到清淡二字,眼睛頓時一亮,於是便買上小吊梨湯,難得沒有回家吃飯,而是跟著他們走上二樓。

蘇教授走到“食本味”窗口,看著上面的招牌,眼裏劃過一絲詫異,心想:“食本味,也就是食物的本味,這個名字取得很好,但真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嗎?”

蘇教授走到隊伍後面,開始排隊,不多時,便輪到了蘇教授。

蘇教授扶了扶自己的老花鏡,盯著餐盒裏的菜肴,覺得這些菜都很符合他的要求,心裏突然浮現出來一絲絲糾結。

他這些年十分愛養生,菜加了多少油一眼就能看出來。

他一眼掃過去,發現這些菜確實是少油的,清炒時蔬閃著水光,卻沒有泛著油光。排骨湯上的油已經被撇去,看上去特別純粹。

蘇教授不想耽誤後面的人,便點了自己最想要的兩個菜,端上一份五谷雜糧飯離開窗口。

他點的是清炒時蔬和海帶排骨湯。

清炒時蔬顧名思義就是清炒時令蔬菜,這時節的時令蔬菜是胡蘿蔔、上海青和香菇。這份清炒時蔬裏上海青脆嫩欲滴,香菇質地柔軟,胡蘿蔔靚麗顯眼。雖然是一道素菜,但是視覺上卻一點都不素。

蘇教授看了眼這上海青的模樣,態度愈發慎重起來。清炒時蔬雖然是一道普普通通的家常菜,看似人人都會做,但是要想做得好,裏面的門道可深了。廚師菜炒得好不好,一道清炒時蔬就能看出個大概。

洛淮安選用了香山種的上海青,起鍋加入水,加入適量的油,將上海青焯水,這樣才能保證蔬菜的鮮艷色澤,隨後的急火快炒更考量廚師對食材的了解和火候的控制。

所有的動作都要一氣呵成,一盤青菜自從下鍋焯水到入盤不能超過一分鐘。這其中多一秒則老,少一秒則生,各中奧妙只有精細的廚師才能把握得到。

最後更是要加上一層薄薄的生粉勾芡,再淋上少許的蔥姜雞油,因為有芡汁的包裹,清炒時蔬不會過分失水,只會慢慢吸收蔥姜雞油,變得特別入味。

也就是“油包芡,芡包汁,汁包菜”。

蘇教授看了一眼這上海青翠綠的模樣,眼裏劃過一絲驚艷,這上海青太漂亮了,菜葉完整,顏色鮮明,綠色清脆,白色純粹,一般人無法將蔬菜做得這麽漂亮。

一口咬下去,上海青的汁水在嘴中迸發,細細咀嚼便能感覺到上海青的纖維之脆爽。

而且洛淮安並沒有在裏面加入許多調味料,只加入了用蔥姜炸過的雞油作為尾油給整道菜提鮮。

蘇教授自己買的菜難免有一點土腥味,但是這份上海青沒有一點土腥味,吃起來無比香,上海青本身的甜美在嘴中久久不散。

油香味、芡料味、青菜味三者融合在一起,最終合為一體,讓人倍感享受。

蘇教授從來沒有吃過這麽好吃的上海青,被嘴中的口感震驚到說不出話。

他的動作無比斯文,但是速度卻很快,不多時便將自己的飯全部吃光。

他意識到自己剛剛的顧慮實在是太多余了,這窗口所賣的食材的味道完全配得上它的名字,這就是食物的本味呀!

蘇教授內心生出了濃濃的分享欲望,很想將自己內心的想法廣而告之,於是登上了自己認證過的微博,發送了一條微博:【近些年來,我越發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開始注重清淡飲食。時下許多人對於清淡飲食頗有偏見,覺得清淡飲食就是吃不飽,他們的想法出現了重大的偏頗,清淡飲食根本不是吃不飽,相反可以吃得很飽。清淡飲食簡單來說就是少吃不健康的東西,多吃有營養的東西,比如蛋白質和維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