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第2/2頁)

往北走的路上,下了兩場小雨,涼棚都被打濕了,不過不用動,等日頭一出來,曬個小半天,又幹了,接著用便是了。

船行到臨肅時,遠遠的便看到有些不一樣了,待下了船,就發現,這裏的流犯果然都不在了,遷往了邊城,碼頭興建了一半,這裏有官兵也有做勞役的百姓,路平整不少,岸邊還有幾個剛建起的酒樓和客棧。

把從京城買的東西卸下來,入住到新客棧裏頭,歇息一日半日,然後再繼續北上。

本來還以為客棧裏面沒人,住進去後發現,竟然有幾家南方來的商隊,原本李青文以為他們是要去往邊城行商,沒想到人家是在跟普句人交換東西。

從前,臨肅一直被大梁視為苦寒之地,所以才會把流犯發配到這裏,隨著新帝登基,逐漸重視北方,許多人嗅到了什麽,往北奔走的商人和百姓越來越多。

船上再好,到底也不如陸地上,在海上奔波了數日,到了客棧,大家清洗過後倒頭就睡,李青文到樓下尋吃的,本來只想要碗粥,但卻被大堂裏頭一桌喝酒的客人給熱情的邀請過去。

李青文對這些商客感興趣,這些人也同樣好奇他,幾個南方的漢子熱情的給他倒酒,李青文連連擺手,表示自己不喝酒,而且明日還要趕路,吃酒難受。

這些人也不勉強,主動說他們來自哪裏,走了那些地方,以及跟普句商人如何如何。

李青文這才知道,他們從普句收的大都是藥材、海物、毛皮等等。

得知李青文要回邊城,這些商客相互交換了一個眼神,其中一人道:“邊城現在可不安定,你們不搬家,還要回去?”

李青文愣了一下,急道:“這話是如何說的?”

明明小四哥來時家裏還好好的,怎麽又從這些人口中聽到了不一樣的話。

“朝廷禁止百姓和商人北上,有些事情我們是從普句人那裏聽到的……”其中一個漢子看著李青文說道:“聽說已經打過兩仗了,不知道勝負如何。”

李青文皺眉,這個他沒聽四哥說起過,難道是最近才發生的事情?

因為這個意外的消息,李青文喝完粥,回去躺著久久不能入睡。

從前,江淙他們戴罪時,他自是提心吊膽,現在好不容易自由了,還得對上狼子野心的敵人,依舊讓人放心不下。

第二日一早,李青文便問小四哥這個事情,李青風還沒睡醒,只說邊城的官兵和普句官兵不小心碰到了一起,打一打,沒什麽大不了的。

李青文也不知道他口中打一打到底如何,只盼望著早點回家,弄個清楚。

李青風他們往京城送酒時,動用了二百多匹馬,這些馬都由族裏的人在這裏看養著,李青文他們到後,歇息大半天,然後把京城置辦的貨物裝到馬車上,走下半程。

陸雪寧和她娘親坐在中間的馬車上,前後還有幾個女眷,都是第一次看到塞北的荒野,四處張望,一張張素臉上既有驚又有奇。

李青文和蘇元寶坐在最後面的車上,拉車的馬是匹騾子,但是它身邊卻跟了一只馬駒。

馬駒的身上正在脫毛,厚重的毛發一點點的落下,露出裏面緊致的新毛,小馬駒非常溫馴,跟在車後面走,鼻子往外噴熱氣,有時累了,走路有些歪歪斜斜,它就會歇一歇。

蘇元寶還是個半大孩子,趕路自然要更辛苦些,他眼睛一直盯著小馬駒。

一人一馬對視了幾天,最後終於熟悉了,小馬駒會主動用嘴巴拱他,蘇元寶也會拿自己的點心喂給它。

他試圖想跟小馬駒一起走路,結果不到兩刻鐘就累癱了,躺在李青文的腿上,一臉的心疼,但李青文卻不準他再多喂馬駒吃的。

下了船以後,就不再熱了,秋高氣爽,趕路沒有那麽煩躁,李青風他們開路遇到獵物還會打幾只,晚上就會變成鍋裏的肉。

待他們浩浩蕩蕩的到了第一處驛站時,離邊城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