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第2/2頁)

李青文點點頭,這倆書院他都去過了,人滿為患,他去的晚些了,學院裏頭住宿的地方沒了,這倆地方離紫藤巷子還不近,他不太想在學院外面租房子住,太麻煩了。

李青卓也道:“月北私塾還行,雖然今年才建,但裏面教書的都是有名望的。”

這個李青文雖然沒去過,但是聽人提起過,聽說那裏房子還沒蓋起來,到現在都在住茅草房……

前世讀書的時候,李青文在小鎮上,沒有甚擇校的苦惱,反倒是到了這裏,體驗到了從前沒有經歷過的事情,還挺新奇。

李青宏把切好的肉和菜端過來,也坐下一同吃,“仔兒不急,再好好看看,以後也許還有新的私塾要開,後面的不一定不好。”

李青文沒有開口,他自己更喜歡雪音私塾一點,因為聽說那裏除了學堂,還有溫泉,周邊有一百多畝地……

可能是在邊城待的久了,他更喜歡寬敞一點的地方。

當然,沒有去看,他還不能定奪。

填飽了肚子,大家筷子動的慢了些,嘴巴更快了點,李青文問蘇樹清流民的事情,蘇樹清說大都護送回了並州,京城這邊所剩無幾。

去年的時候,各地開始賑濟災民,然後由官兵送返,京城周邊是沒有因災而逃的流民了。

李青文和李青卓只能先把寫好的名單暫且放下,之後再想法子打探。

蘇樹清還不死心呢,問李青文要不要再給戶部捐點銀子,李青文問他是不是又發不出俸銀了,他搖頭,俸祿倒是沒少,但他們戶部依舊緊巴巴的。

之前抄家搜出來的銀子都賑災用了,他們手裏依舊不寬綽。

李青文說,一定是抄家沒抄幹凈。

之前朝廷和百姓虛弱,他才不信那些吸食了民脂民膏的權臣們只有這點家底。

這下,蘇樹清沒說話了,神情一下嚴肅下來,李青文知道,這可能是觸及了什麽不該說的,立刻岔開話題。

啃完骨頭,蘇樹清擦幹凈嘴巴邊的油,坐車走了。

外間的食客們正在叫嚷著喝酒,李青勇等人換上了幹凈的衣服正在往下撤裝滿了骨頭的盆子,因為人手夠,李青宏倒是不那麽忙。

李青文坐在長條凳子上,跟李青宏商量,“三哥,東城你們之前不就一直在看嘛,有合適的地方抓緊買下來,要不以後又漲了。”

李青宏他們這個二樓食肆雖然不太大,但每日客人都是滿的,食客一開始紫藤巷子的人居多,後來名聲遠播,慕名而來嘗鮮的人越來越多。

大家夥都攛掇他們去東城再開一家羊蠍子,李青宏也是這般打算的,去年就看了幾處,打算今年再開一家,所以這次才在邊城帶了這麽多人來。

自從新帝登基,京城的低價漲了不少,李青宏他們這個小二樓也租金也漲了,仔細算一算,交上不到二十年的租金便能把二層小樓給買下來,租不如買。

李青宏也算過這個賬,但他沒有那麽多錢,只苦笑道:“哪裏有那麽容易,三哥連買這裏的銀子都不夠,更別提東城那幾處了。”

既然要再開一家羊蠍子火鍋,選的地方自然比現在的要大,租金價格翻倍,賣價更是令人咂舌。

李青文單手支著臉,問道:“南邊那個帶著大院子的,多少銀子?”

李青宏比了手勢,李青文“哦”了一聲,“我去湊錢,三哥你趕緊同人談妥,這麽多人天天住客棧也不是長久之計。”

李青宏也喜歡那個臨街的兩層門面樓,後面帶著幾十個房子的大院子,但那個價格也是最貴的。

幾千兩銀子,對於到現在為止,只賺了幾百兩銀子的李青宏來說還是個大數目,但他知道弟弟有法子,便點頭應了下來,第二日便去東城找賣主商談去了。

李青文把周豐年托付的那幾個箱子歸攏好,雇傭了馬車去了內城,將東西和信件送到周家,順便把象牙和珍珠一起賣了,得了千八百兩銀子。

象牙的價格比他想象中便宜一些,聽說是因為皇上提倡一些從簡,大臣和皇親國戚都收斂了奢靡之風,民間也受到了影響,這次的珍珠的價格也比上次少了個一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