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第3/4頁)

這東西跟野草一樣頑強,河溝和破爛地都能活,更別提邊城這裏肥沃的土地。

瘋長之後收割,一捆捆的澆水漚,漚完剝麻皮,然後把麻絲搓在一起。

李茂玉拿來了好東西,幹活的大家夥都好奇的不得了。

陳氏是個大方的,當即便給她們一起分了些。

天黑之前,女人們紛紛回去做飯,煮菜的時候多多少少放了些,因為各家都沒有油可放,每天清水加上鹽煮菜,滋味可想而知,但今天就不一樣了……

因為太閑了,第二日,這好東西便在村子裏傳開,然後李茂玉便被團團圍住。

一開始大家還以為是她做的,得知出自李青文的手,一大片人都愣住了。

不過,隨後一眾婦人也都不驚訝了,李青文能把同樣的肉和菜做的恁樣的好吃,會做出這個也是意料之中。

被眾人托付著,李茂玉回到營地,李青文正在練字,待他放下筆,李茂玉才開口,李青文連連點頭,“這東西簡單,姑你應該都看到了,回去教給大家夥吧。”

得了他的話,李茂玉高高興興的回到村子裏。

一眾人正期盼的等著哩,待李茂玉說完,屋裏頭都安靜了,雞肉沒有,姜也沒有,還做個啥……

想到雞,女人們又來了精神,現在家裏又寬敞又大,待春天暖和的時候,養些雞鴨才好,聽說營地裏有雞,不知道能不能換點雞蛋……

夥房的人不知道他們養的雞被惦記上了,他們昨天也收到了李青文做的雞精,給官兵做白菜豆腐時放了,都說好吃,有肉的味道。

他們也不想老被說做的是豬食,所以跑到李青文這裏來請教了,請教只是個由頭,偷學兩手,再蹭點好東西才是實在的。

這東西本來就簡單,李青文說完,那些人齊聲說“妙”,然後跑出去看外頭的窯爐,回屋招呼老孫和蔣立平他們幫著挖幾個。

他們雖然沒有恁多肉要烤,但有這麽個東西,自己做啥也容易些。

在李青文的期盼中,邊城的第一場雪終於飄落下來。

一開始並不大,孩子驚叫著出來接著天上的雪花,大人則趕緊提水把水缸滿上,再備上柴禾。

要去森林的人立刻開始收拾,馬匹和爬犁也被拉了出來。

下雪的當天,李青文回到家。

小雪腌菜,這兩天娘親和嫂子可得忙,他得幫把手。

腌菜就是把之前曬蔫的菜洗幹凈,大的一切兩半,把葉子包緊,一棵棵的碼進土缸中,壓的結結實實,碼一層撒一層大粒粗鹽,一直裝滿缸都不停,還要再高出幾分。

在冒尖的菜上放上木板,木板上壓一塊重石,隨著腌制,鹽進入菜裏,菜裏的水分會被殺出來,順著缸邊淌到外面,用盆子接著就好。

慢慢的,菜軟塌下去,木板也會跟著低下來。

常年做酸菜的,都有準頭,待冒尖的菜差不多和缸齊平的時候,就得加點水。

李茂玉她們娘三個也來了,幾個人從早忙到掌燈時分,腌滿了一排缸。

自己家當然吃不了這多,這不是還有江淙那些人。

從前鮮少能吃到肉,陳氏和姜氏都不太會腌肉,這回入冬,江淙送來許多魚和野味,差不多都是李青文和李茂群還有李茂玉腌熏的。

因為動手早,現在都掛在外頭的棚子裏頭。

從陳文那裏得知,可以私下裏,偷偷的在臨肅那裏換鹽,所以,李青文又從夥房那裏借了不少,承諾回來的時候還回去。

那幾個嘴巴饞的,說不用還鹽,讓他帶點海魚回來,他們還沒吃過海貨哩。

李青文說如果回來的時候天冷就帶,天暖就沒法了,總不能吃臭魚爛蝦。

李青文問他們想要啥,這次去京城,如果有空,可以給他們買點不占地方,分量又輕的東西。

夥房的眾人紛紛擺手,謝謝好意,沒錢。

說到這個,他們就心裏發悶,好嘛,在這裏當兵都不如蔣立平他們這些流犯,人家到處跑,尋到了好多東西,賣錢也罷,吃到嘴裏也罷,都享受過了,他們弄口肉都費勁!

看他們神情憋悶,李青文拎了兩只麅子過來,夥房的一眾人立刻眉開眼笑,說一定會照看好那些雞,讓他早點回來。

晚上雪越來越大,後天的行程便是定下來了。

這次江淙他們所有人都要去,除了給林潭將軍尋貢品,還要警戒森林中的危險。

李茂群也跟著一起,營地這三間房子就只剩下了老邢頭和馬廄牛棚的十幾個人。

當然,他們今年不會像往年那麽寂寞,李正亮會領著村裏一群孩子過來占滿幾鋪炕,他們看上了這塊地盤,早就蠢蠢欲動了。

大人一走,這裏和馬廄、牛棚,就會立刻成為他們的天下。

早就習慣了出遠門,一大清早,李青文吃過早飯,穿戴整齊,到了院子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