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第2/4頁)

除了他們,馬永江等人也在圍著看,見李青文只切了半盆子雞胸的肉,嚷嚷道:“這點夠誰吃的,剩下的那些咋不弄?”

李青文看他們,道:“這個本就不是做來吃的。”

原本沒打算做吃的,但看到一雙雙渴望肉的眼睛,李青文還是把剩余的雞和雞肉扔到裝著老湯的鍋裏煮上。

盯著他的動作,其余人嘟囔道:“這還差不多……”

過來湊熱的村裏人咂舌道:“你們這群大爺,有的吃還挑肥揀瘦,天天支使小仔兒,咋不想著趕緊找個媳婦。娶了媳婦,你想吃啥,她給你做啥,還能生幾個大胖小子。”

李青文把雞肉撕成絲,然後用擀面杖將雞絲搗成細蓉,一邊聽著村裏人催著成親的話。

今年秋天雖然遭遇了特大秋雨,但是大家夥忙活的快,幾乎沒受啥損失,村裏各家各戶還完借的糧食,大都入倉了萬八千斤的高粱,不愁吃喝之後,便開始琢磨小輩的親事。

別人家的不知道,李青宏和李青風以及李青文三兄弟,可是沒少出現在村裏人給女兒、侄女、外甥女相看時提起的人選中。

因為這個,李青文幾乎都不去營地外頭,真的是被那些能說道的嬸子和奶奶嚇怕了……

李青文打了個寒噤,不敢再繼續想下去,拿著雞肉蓉和蘑菇碎、姜絲放到燒好的烤爐裏面。

江淙正在外頭收拾剩下的泥土,李青文跟著一起,悄悄的瞥著他哥的臉。

他以為的悄悄,在江淙看來就是正大光明的盯著看,但他沒有開口。

“哥。”活都快幹完了,李青文忍不住開口道:“你這兩天是不是心裏有啥事?”

江淙點頭,“這次往來京城,哥擔心你路上的安危。”

“就知道是這樣……沒甚事,我們隨著周大人一起,坐船咋也比回並州順當些。”李青文一下就釋然了,勸慰道:“這次去京城,首要想看看我二哥,再見識見識那裏啥東西值錢。咱們邊城什麽都有,只是路途遙遠,不好弄到京城賣,待我弄清楚了行情,回來專挑值錢的,以後再背東西賣也能省點力氣。”

看著他那圓滾滾漆黑的眼珠,江淙伸出手,停了一下,擡起來,摘掉李青文頭上的枯葉,聲音低沉,“這回要我們仔兒受累了。”

“要是哥你能跟我們一起去,那就好了。”李青文感嘆了一句,然後道:“我知道現在不成,以後吧,等你們以後重獲自由,咱們所有人都去京城,然後在一起去洪州,我好幾年前走的那一趟,甚也沒記住……”

三年了,李青文始終堅信,早晚有一天,他們這些人會無罪。受他影響,其他人也慢慢的開始生出一絲一縷的希望,這份希望支撐著所有人好好的過日子。

蔣立平出來時,正好聽到他們哥倆說話,道:“京城好,京城好啊,只要有錢,沒有什麽買不到……就算沒甚錢,也有不少好東西,從前我們在那裏宿衛時,常去一家酒館,那裏的下酒菜可真是好吃,就著那菜,酒量都比平時長了幾分。”

感慨完,他問江淙,還記得那家酒館的名字不,江淙點頭,道:“曲家酒館。”

蔣立平一拍大腿,“對,他家的酒菜不但便宜,還好吃,去晚了都沒地方坐哩。還、還有那個雞湯面,江淙每次都會吃的那個雞湯面……”

他這大嗓門,把老孫和胡立川也叫了出來,倆人也一臉懷念的說著他們在京城時候的事。

他們在京城宿衛時,很多時候不能隨意走動,多半都在東南城門附近,他們在京城時都得數著銅板花。那個時候,曲家酒館可算是解救了囊中羞澀的他們,是以每個人的記憶都十分深刻,興致勃勃的,你一言我一語的說起來,神采飛揚,一時忘記了此時的境地。

李青文沒開口,只是靜靜的聽著,看著,透過現在的他們,仿佛能看到從前意氣風發的模樣。

李青文走神了,還是李茂玉記得烤爐裏面的雞肉蓉,趕緊用粗布墊著鍋蓋掀開,一股香氣迎面撲來。

她拿出裏面烤的幹幹的肉蓉、蘑菇碎還有姜絲,回到屋裏把它們分別磨成粉末,再摻和到一堆。

這就是李青文做的雞精,做這個就圖以後炒菜、做湯省事。

雞精一做出來,不管是燉菜還是煮菜,放上一些,味道一下就不一樣了。

長年圍著鍋台的女人們最清楚不過。

周瑤的嘴巴和鼻子都是十分靈敏的,她從湯裏聞到了一股鮮美的味道,嘗了一口燉白菜,點頭稱好。

變冷之前,地裏的所有菜都入了窖,白菜算是最新鮮的,因為它味道清淡,所以佐以他料,格外明顯。

李茂玉也覺得好,回頭便把自己的那一罐子雞精粉倒了一大半給陳氏送去。

李茂賢家是第一個通天開始燒炕的,此時族裏和村裏的婦人們坐在她家炕上搓麻繩。麻籽是李青文買回來的,這東西有毒,怕營地的馬誤食會毒死,特意選了南邊一個偏僻的地方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