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第4/4頁)

知道他們在逗人,李青文就笑。

大家夥還想多說兩句,看江淙在,大半都憋了回去。

他教給劉和做蠟燭,給了他甜高粱的種子,劉和堅持要用皮毛和藥材換,李青文問他能不能把炮制皮子的方法教人,他們每年都能弄到不少皮毛,可是因為處理不當,達不到上品,不單好皮子毀了,價格也上不去。

劉和看過他們硝過的皮子,確實很差,聽李青文這麽一說,就答應了,賺不賺錢他沒想,只是不想皮毛被那樣糟蹋。

所以,這次去森林,他從蔣立平這裏選一些人,再在村裏選一些,跟劉和學炮制皮子。

他一開口,老孫第一個便應和,其他人也都願意,技多不壓身,他們也想知道,劉和部落的人是怎麽把皮子弄的那麽的柔軟順和的。

秋收一完,去京城的事情便浮了出來,這也是件大事,必須得好好商量。

所以,蔣立平和江淙他們去了楊樹村,這諸位長輩們坐在一起,詳談這事。

雖然知道大冷天出門會很難,但聽說要去京城,村裏的不少年輕人都動了念頭。那可是京城啊,皇帝住的地方,他們做夢都想不到那裏是個啥樣……

想歸想,沒人嚷著要去,這個他們喊破喉嚨也沒用,得長輩們定奪。

李青文是晚輩,年齡又小,按理說,商量這種事情他不會出現在一眾長輩之中,但他多次行走在邊城和並州,又種出了恁多糧食救了人,現在在村裏和族裏地位可不一般。

當然,他非要跟著過來,是因為想要去京城。

這次去京城是接人、賣東西,買些過日子缺少的,不管是接人還是賣東西,亦或者是看李青卓,都得李茂賢家人領頭,所以李青瑞和李青宏這趟必須要走,剩下的就挑一些膽大心細,力氣大手腳靈活的年輕人。

長輩說話的時候,李青文沒有插嘴,但一個勁的給爹和大哥三哥使眼色,不知道是真沒看到,還是假裝沒看到,三人並沒有開口提他。

李青文寄希望於江淙,但江淙更不想讓他去那麽遠的地方冒險,更不會替他說話。

聽著人選一個個定下來,李青文忍不住開口道:“二爺爺,郭大叔,爹,這次也讓我去吧,我會騎馬射箭、能遊水,跑的快,還能聽懂京城人講話……”

並州有自己的方言,跟京城的不一樣,村裏人不外出,所以大都只會本地的話,周豐年講話的時候,很多人就聽不懂。

他數了一堆自己的優點,屋裏的長輩和老人都笑了,“小仔兒,你這孩子是個頂有出息的,不讓你去是覺得這一年你跑腿太多,該在家歇歇。”

李青文連忙說自己不累,眾人便看李茂賢,這是孩子他爹,才是能做主的人。

李茂賢盤腿坐在炕上,早就看到兒子烏溜溜的圓眼睛轉個不停,心裏嘆氣,到底還是點了頭。

除了讀書,他鮮少拘著孩子做什麽或不做什麽,他們的路終究還得他們自己走。

就這樣,李青文心心念念的京城之行,終是成了。

他們這邊商量好,便去見周從信,問問啥時候出發,以及去臨肅之後做船的事情。

雖然要兩個多月以後才能走,但現在很多人都興奮的開始說了起來。

回到營地後,李青文發覺江淙今天的話很少,雖然平時也不多,但今天明顯更少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