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劉和走了, 帶著李青文裝的甜高粱種子。原本李青文想要跟著他回部落取箭,劉和委婉的同他說,最好帶江淙一起, 取箭沒有他想的那般容易。

摸了摸手臂上薄而堅韌的一層肉, 李青文沉默片刻, 去營地找他哥。

結果到了營地,不單江淙不在, 蔣立平和馬永江他們也都被指派出去, 說是前頭驛站遭了野獸圍攻,有人冒死跑出來求救, 他們和其他官兵已經出發救人了。

他們走的急, 只給老邢頭留了一句話,李青文只能跟劉和約定, 第一場雪後,在森林中相見。

剛送走劉和,李茂賢就回來了,身後跟了一堆人,都是來問秋收的事情。

從並州逃荒到邊城的人裏面, 除了楊樹村的大人孩子,其他的鄉鄰約二三百戶, 不認識的,半路跟著過來的, 也有數百人之多。

不管是誰,一路走到邊城,手裏一粒糧食也都沒有了。

楊樹村的人早來幾個月把地種上, 但莊稼還在地裏, 這幾個月也沒有什麽吃的。

邊城營地是不可能救濟這些逃荒百姓的, 流犯們自顧不暇……除了江淙他們,有存糧的只有李青文、劉家兄弟還有李茂群以及郭大全他們。

所以劉家還有李青木,郭大全他們那些人家以及李本善一大家子到了邊城不用為糧食發愁,其余的人都是靠從李茂賢家借糧才能度日。

在路上的時候,一眾人被告知,到了邊城就有吃的了,但他們心裏卻一直打鼓,這多人,就算一家一袋子,也得要幾百袋子,那種僻寒之地真的有恁多糧食?

等他們到了,無比忐忑的開口借糧,當天,一車車的高粱米就從營地裏拉出來,因為麻袋不夠,他們得自己準備東西裝糧食,當然,不論大小,分量都是一樣的。

他們震驚於李家存糧如此之多的時候,也明白這裏的土地對於莊戶人家就是寶貝。

親手拿到糧食的人們真真切切的覺得能在這裏活下去。

只要度過這個秋冬,明年開始種地,到了來年的秋天,他們再也不擔心以後會餓肚子。

所以,一眾人幹勁十足的蓋房子,建自己新家,一面期待著明年的快快到來,也想早點幫李家把活幹完。

雖然不是自己的地,他們一天也去田裏看許多遍,發現穗子成熟,立刻就來找李茂賢。

來尋的人多,在磚窯那裏說話咋著也不方便,李茂賢這才回家來。

當天晌午一過,便有人拿著鐮刀,背著簍子往地裏走,挑早熟的先割下來。

其實剩下的三兩天差不多也能收了,不過大家夥閑不住,就想早點把糧食弄回來。

漫山遍野都是人,李青文走看了一眼,覺得自己去可能還礙事,只在地頭站了一會兒,便回去練字了。

地裏的事情不用操心,那就做自己該做的事情。

他原本想在家看書,可家裏來人不斷,陳氏就讓他去營地,那裏現在肅靜的很,不會被擾到。

李青文回到營地,把所有的書都拿出來,一本一本,從頭到尾開始背,背完了默寫,寫完再和書上逐字對照,一字不差。

李茂玉過來給老邢頭他們做飯,看到侄子如此入神,不自覺的放輕了動作。

好似重回從前高中時候,李青文每日吃飯、睡覺、讀書學習……

待他做完這些,已經是幾日之後了,李青文再出門時,猛的發覺,外頭的風不但猛,也更冷了。

早上才看到薄薄的一層霧靄,旋即就被一股大風刮的幹幹凈凈,被刮跑的高粱葉子都是幹透的了,遠處青翠的野草被風吹的越來越黃。

邊城的深秋到了。

此時營地裏外都是空的,大人孩子都在山上,有的收莊稼,有的割,有的往場院背,有的在打場,有的在裝袋子,遠處整齊有秩的田地裏的莊稼大半被割了回去。

割完莊稼的田裏都是孩子,每個手裏拿著大大小小的袋子,在田埂裏尋找掉落的穗子和豆子。

看著遠處忙碌的人群,李青文心裏頭十分感慨,他在邊城種地的這幾年,頭一次秋收這麽清閑,人多是真的好啊。

風很大,每個場院外頭都圍著高高的高粱秸稈,不管是被風吹出來的幹癟糧食還是殼子,都是有用的東西,可不能就這樣被風刮跑嘍。

李青文出來時剛好在下風頭,險些被揚出來的灰土眯了眼睛,他向旁邊繞了一下,還沒走到場院呢,就有嬸子沖他喊道:“哎,這裏人多的插不上手,用不著你,快回去吧,別弄一身土!”

她們到底也是說晚了,李青文的衣服和頭上全吹上了土。

姜氏原本正在喝水,看到李青文,趕緊從兜裏掏出一塊布巾,跑過來給他紮在腦袋上面。

這裏幾個場院都有很多人,各個都比李青文手腳麻利,他看了一會兒,回去拿了個口袋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