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第2/2頁)

“姑,進來避避風。”

李茂玉進到屋裏,裏面一點都不冷,有些悶濕,難怪這裏能長出碧綠碧綠的菜來。

“姑,你們要是想吃新鮮的,便來這裏摘,來時走時把門插嚴實了就行。”李青宏這般說道。

李茂玉連連點頭,她在並州冬日裏都沒吃過新鮮的菜,在邊城這冷的地方竟然能看到,又覺得驚奇又覺得自豪,這是她侄子琢磨出來的東西理。

李茂群裝了蘑菇和松子,背到周瑤的屋子外頭,李茂玉本來想招呼他進去坐坐,李茂群擺擺手就走了。

進了屋,李茂玉把亂七八糟堆在地上的衣服啥的分開,疊好,然後拿出針線盒,開始縫補。

鍋裏溫著水,她這邊縫好,劉月蓉便把溫水舀到盆中,把遞過來的衣服泡進去,又搓又洗。

洗完,娘倆一起擰幹,再把衣服拿到外面扯著的麻繩上晾。

衣服一攤開,很快就被凍的直挺挺的。

劉月蓉從前沒經過這冷的天,伸出手指頭戳了戳衣服,冰的一個哆嗦,趕緊裹著衣服往屋裏跑。

除了縫補洗衣服,李茂玉還把他們的鞋都拿過來,剪皮子修補裏面和外頭,這冷的天,皮靴可不能出一點錯。

周瑤做完藥,去李青文那裏搬酒糟魚,看他練字,道:“以後你也去京城讀書?”

李青文放下筆,揉了揉手腕,搖頭,“那是太遠之後的事,誰也說不定。”

如果他去京城讀書,那邊城這邊咋辦?

除了回家,李青文不太願意離開這裏太久。

“你以後不讀書做官,那現在受這個累做啥?”李青勇探頭問道。

雖然他被安排住在另外的房子裏,但每日都跟馬永江和李青風呆在一起,硬是在炕上拱出了一塊地方,吃住都在這屋。

在他看來,背那些亂七八糟聽不懂的東西,還有練字,比幹活還要命。

他一句話,把李青文給問住了。想了半晌,便只有不想當文盲這個原因了。

周豐年說過,朝廷就徹底重開科考的事情一直吵吵了好多年,只靠朝廷特設的那些書院,無法滿足選拔人才的需要,大勢之下,無法阻擋。

歷代君王都是精明的,關閉大考,權貴子弟會蜂擁占著各個要職,權力更集中在王公貴族手中,不利於王朝的穩定,誰也不願意看到這一幕。

這是李青文的歷史老師講課的時候說的,當時講的科舉考試的重要意義。

李青文想,如果哪一日大梁上下都能科考,他一定會去,有個讀書人的身份,幹啥都便利。

現在呢,他只要把字練好,把所有的書背下來。

提到這個,李青文不由得發了會呆,不知道他二哥大考如何了。

練完拳腳,江淙他們冒汗,外頭冷,汗意就變成了一道白煙,看上去就跟得道成仙似的,李青文覺得有意思,每天都會多看幾眼。

他們到邊城之後有些日子了,大家夥都沒咋出去,在屋裏休養身體,之前走那一遭,可真是把人累壞了。

也有體力好的,像李青風這樣的,每日練完功夫,吃飽飯,就會帶人出去,套上馬,駕上爬犁,到處去找兔子洞,掏兔子。

掏回來的兔子,肉吃掉,厚厚軟軟的皮子就會變成帽子或者手套。

楊樹村的人一直在掰著手指頭數日子,他們正月出發,路上應該走了兩個多月,眼瞅著馬上就快要到四月了,這外頭還都是雪呢,雪底下的地凍的很硬,這、這得啥時候才能種地啊。

他們並沒有犯愁太久,很快,蔣立平和江淙就帶人出去砍木頭。

邊城暖和的日子很短暫,只要一化凍,就得立刻忙種地的事情,一直到秋收,幾乎沒有空閑,他們得趁著化雪之前,做好準備。

這次借了馬,拉了幾十張爬犁,能動彈的人都去了,除了他們,還有孫家的人,以及其他流民。

不管是燒火還是蓋房子,木頭都是必須的,他們早就想去弄了,不過沒人領著,勢單力薄,不敢出去,現在有江淙他們在前頭開路,可不是得趕緊借光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