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第3/5頁)

從前他只覺得每日準備幾十個人的飯菜就是苦差事,冷不丁要給幾千人做吃的,那滋味……以後絕對絕對不想嘗試。

因為這個緣故,他對夥房這些人更加的欽佩,以後哪個官兵再說夥房的飯食如何如何,他必定要拉著他過來做上幾日。

趟完地,李青文隨著劉家倆哥去看高粱穗和豆莢,聽他們說九月差不多能收,心裏不由得擔憂,怕邊城提早冷下來,這些莊稼遭殃。

擔憂歸擔憂,李青文還想著他爹說過的話,按下這些沒用的心思。

他現在只希望大豆和高粱陸續成熟,這樣能錯開收割時間,要不這些地同時割怕是得要去半條命。

新蓋的房子還沒有按窗子,現在門戶大開,正在晾曬通風,今年的糧食下來,便要裝到這裏面。

去年李青文那八十畝地收的糧食才吃了幾袋子,本該這時候擡出來晾曬一下,但實在是折騰不動,只能偶爾解開一袋子,瞧瞧裏頭有沒有發黴啥的。

察看糧食他都不用去,劉家哥倆三天兩頭就會去摸一把。

這倆人過去挨的餓比這裏的人都多,所以,他們對這一屋子的糧食也格外的在意。

邊城其他流犯也同樣期盼著今年的收成,這是他們唯一能看的到的希望。

八月的一個深夜,幾匹快馬舉著火把匆匆的跑回了營地,身形狼狽的官兵正是出去巡查的。

已經入睡的林潭和周豐年被叫醒,聽到逃回來的官兵稟告他們遭遇到普句人,本來所有人都被俘虜,他們是被人救出來的,九死一生才脫身回來告訴報信……

周豐年皺眉,林潭卻是狠狠的拍桌子,立刻點兵,連夜出發。

周豐年覺得應該準備充足,盤問仔細些,白日再動身,但卻沒有開口,他知道林潭早就盼望著立軍功,已經等了差不多快兩年了。

官兵的動靜太大了,戰馬嘶鳴不止,李青文被驚醒,穿上衣服出來。

營地燃起數百火把,官兵騎著馬,黑壓壓一片。

一看這架勢李青文就知道出事了,只覺得心驚肉跳,立刻往營地裏跑。

其他流犯也被吵醒了,他們瞧著外頭,面顯驚慌,不敢出聲,也不敢出來詢問,生怕被殃及。

借著周圍的亮光,李青文想去找周瑤,然後再去見周豐年。

他剛跑出去沒多遠,就見周從信和周從望舉著火把走過來,兩個人一左一右拉著李青文回到屋子裏。

李茂賢和馬永江還有李家兄弟都湊過來,忐忑不安的看著他們兩個。

“知道你們聽到動靜就得慌。”周從信道:“大人吩咐我們過來告訴一聲,去巡查的人被普句人抓了,江淙他們機靈,趁亂逃走了,讓你不要擔心,在營地老實等著。”

李青文狂跳的心臟並沒有緩下來,他問道:“那我哥和小四哥他們為甚沒回來?”

“因為胡立川還有另外五個人至今還在普句人的手中,江淙他們想要救人。”周從信一臉肅正,道:“出事後,他們一直跟著普句人,半夜救出來幾個官兵。特意讓官兵回來報信,他們沿路留下記號,林潭將軍今晚就會帶兵去追。”

李青文頹然的坐在炕邊,本來這陣子他都不想了,沒料到竟然真的出了事。

周從望安慰道:“你也不用太過擔心,他們既然能從敵人的手裏救出我們的官兵,定然有法子不被捉住。”

倆人告訴他有事過來尋他們,萬萬不能自己偷溜出去。

李青文知道他在這裏幹著急也沒有用,強自冷靜下來,向兩個人道謝,同他們說,自己一定好好呆在營地,不會到處亂跑。

就在邊城營地準備急夜行軍之時,蔣立平等人正貓在山洞之中商量對策。

前幾日,他們跟著官兵巡到北邊森林處,遠遠的就看到林中鳥雀驚飛,野雞兔子慌張外逃,頓覺有些異樣。

若只是猛獸在森林中橫行,不會亂這麽久,眼下這般,像極了他們去年圍獵之時……

就在商討該後退避開,還是前進查探之時,他們的身影已經落在空中俯覽而下的鶻鷹眼中。

江淙天生對可視之物敏銳,察覺到鶻鷹的靠近,心生警覺。

再看鶻鷹在空中盤旋,飛回森林,便開口說森林之中必有人,他們應該立刻後退。

可是領頭的官兵卻不想就這麽無功而返,他覺得眾人太膽小,非要進森林查探一番。

江淙等人應該聽從他的命令,不得已,只得跟隨在後。

他們踏入森林中的那一刻,便進入了陷阱。

江淙自知勸說不了領頭的官兵,他察覺到不對後,半夜立刻叫上蔣立平等人離開夜宿之地。

胡立川他們幾個離官兵很近,喊他們的時候差點驚醒官兵,而他們鼾聲震天,不得已,只能先作罷。

畢竟他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可能被襲擊,一切都只是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