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第3/4頁)

夥房的人噴出一口唾沫星子,“我們這酸菜多的是,你隨便拿,看到沒,那些缸裏全是,酸味都有好幾種哩,我給你切幾顆嘗嘗……”

最後,李青文把菜留下,任由他們隨便處置。

李青文說想要育苗,李茂賢便打了些木頭架子,木頭架子高低十幾層,每層鋪上土,做苗床足夠。

苗床剛做好,拉回來的油果子蠟也被煮出來了,這回得了好幾盆蠟油。

要做蠟燭這天,大家把手裏的活都先放下,圍著李青文看,這蠟燭是如何做的。

沒有竹子就把木頭劈成極細的簽子,在木簽上半邊裹上一層紙,這紙是李青文練字後留下的,已經攢了厚厚的一大疊。

把野草莖從上到下一圈圈的纏在被紙裹著的木簽上,按理說最燈芯草最好,這裏找不到,但普通的草可到處都是,隨便在雪底下就能薅一大把。(注:1)

木簽子長長的,把綁著草莖的一頭紮進蠟油盆中,然後再拿出來,上面便會掛上一層蠟油,此時蠟油還沒有完全幹,蘸著蠟油用手來回搓塗勻,拿出來放在一邊晾。(注:2)

一共做了幾十個木簽,幾根幾根的浸泡到蠟油中,搓蘸了蠟油後,待晾的差不多,再把這些竹簽繼續往桶裏放……如此重復許多次,木頭簽子上頭的蠟油越來越厚,蠟燭已具雛形。(注:3)

即便眼睜睜的看著李青文動作,眾人依舊時不時驚嘆出聲,這玩意原來是這樣做出來的啊,真是想不到!!

眾人誇李青文誇的口幹舌燥,卻不停嘴,對著李茂賢使起了勁,“叔,你這兒子生的好,個頂個都是有出息的,青瑞穩重,青卓聰明好學,青宏老實能幹,青風和小仔兒就更別提了……”

“都是跟你們在一起學的。”李茂賢心裏高興,嘴上謙虛。

李青風騎著馬回來聽到這話,便道:“咋就別提了,說說。”

大家跟他廝混熟了,笑罵道:“你比誰都厲害,還用誇!”

李青風這回滿意了,馬永江撇嘴,“是厲害,大晚上不睡覺做杆子偷著剪狗毛。”

“我只是給它個教訓。”李青風不以為忤的道。

大拇指粗的蠟燭擺成一溜,大家急著要點一根看看,李青文說還沒完。

單獨留下的幾碗蠟油凝成一坨,用刀子切碎後拿出去晾曬。

眾人便眼巴巴的等著。

拉回來的老角沒地方放,就垛在屋子外頭,四周扔上豆秸,擋的嚴嚴實實。

周瑤拿走了幾根,說是做些東西,最近也不知道她在忙啥,只吃飯的時候過來幾次。

陳文把貢品上交給林將軍,林將軍讓他從上次圍獵中打到的麅子和鹿皮中拿些賞給蔣立平等人。

陳文親自去挑的,麅子專選大個頭,鹿皮也挑好的,雖然最好的早就被挑完,但剩下的這些也分三六九等。

官兵們可是羨慕的不行,聽說蔣立平他們這次回來一匹馬拉兩個爬犁,一定得了許多好東西,林將軍還要再賞賜,啥便宜都讓這些流犯給占了!

老邢頭把官兵私下說的話回來一學,那些麅子和鹿皮轉手就讓蔣立平送了出去。

這些玩意他們多出去兩天就能逮到,不想招來這些人眼熱。

給周豐年送去的東西自然也不能少,單獨留出來的紫貂、醬肉、各種靈芝還有另外幾種品相好的藥材。

周瑤來時看到他們正裝東西,皺眉道:“多添點藥材,醬肉還是留下。”

李青文回來才燉的幾鍋肉,大家還沒吃夠呢,還要給周豐年,要吃就去夥房要,反正他官大,夥房得好好伺候。

“上次送去的那些,周大人說了好醬肉味兒好,跟他在京城時吃的一家很像……”蔣立平這般回道。

話說到這個份上,醬肉定然每次都少不了。

周瑤幽幽嘆氣,走的時候李青文也給她拿了幾斤。

過年這天,蠟曬的差不多了,收起來放在盆裏稍微一熱,慢慢融化,然後把晾好的蠟燭外面蘸塗一層這個蠟。

外面這層蠟相對裏面要堅硬些,蠟燭燃燒後,外面化的慢,裏面的蠟油不容易溢出去。(注:4)

這是他在紀錄片裏看到的,當然,那裏面處理外面這層蠟的手段更高明,李青文只能比葫蘆畫瓢,能畫啥樣就啥樣。

李青文給他們解釋時,大家就只有點頭份,這心思實在太過巧妙,除了稱贊沒啥能說的。

過年這日,天將將黑,三個房子裏都點上了蠟燭,燭光明亮無嗆人的煙,就是想到這價錢,止不住的心疼。

蠟燭一點,大家夥眼睛就不住的往那個方向瞄,蔣立平拍著大腿,嘆道:“老子辛苦賣命的時候點不起這東西,被流放到這地方,反而能享受上了,這去那說理!!”

其他人也頗有感觸的點頭。

李青宏和老孫以及另外兩個人在後頭和面,李茂群在翻鐵鍋裏的油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