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3/4頁)

這可真是一樁好生意!許多百姓為免徭役,借錢交錢抵徭役。如果沒錢怎麽辦?那就去服徭役唄。什麽?你今年已服過徭役了?不好意思,又有新的徭役要服了,敢不來試試?破家縣令,滅族的府尹以為老爺們是跟你們說著玩,嚇唬你們的?

好嘛,那沒錢的就只能幹到死了。

天子上位後,情況雖有所收斂,但暗地裏的操作並沒有少。在天子看不見的地方,地方官府仍在借這名義吸血。得了錢的官再用這些錢來京城開路,最後說些為民為天下的好聽話,花錢雇些文人寫贊美詩,搖身一變,就從貪官變成了清官。

左玉聽完莊戶人的訴說,她就沉默了。

講真,她知道封建時代不如現代清廉。但大盛之事還有這等事發生,那麽王朝末日又該是個什麽景象?

她不敢細想。而眼下這些人還準備團結一致的找自己麻煩,她想了想,便覺硬起的拳頭都快著火了!

這些人自己貪也就算了,還不許別人不貪!自己在自己莊子裏收兩成租,他們就覺自己是壞了規矩,那好啊,索性搞大點!

折算率,徭役補貼,這事大家來掰扯下?渾身都生瘡了,還敢出來舞,看來不給他們嘗嘗三綱五常的鐵拳,他們是不會放過自己了!

這一刻,左玉心中的畏懼在消退。她不是大膽的人,但也不是任由人欺負的軟骨頭!

萬般念頭在腦海一閃而過,再回神時,左林臉上已是喜憂參半。

“能為陛下手中刀固然是好事,怕就怕……”

左林嘆氣,“玉兒,你這事沖動了。在這世上走,有些好事能做,有些做不得。將家中奴仆放良能做,畢竟國朝有律法在,且此風也是在先帝時開的,放良也不會引起別人太多注意。畢竟,這大昭還有許多人堅守著太祖遺訓,比如那王德清家中奴仆皆雇傭,咱們做了,旁人也說不得什麽。”

“可四到六成租不也是先帝在位時才有的嗎?”

左玉道:“女兒打聽過了,太祖太宗在位時,收三成租都要被唾罵。江南吳淞府有人收了四成租,直接被革職,當眾上枷,受杖刑。太祖離世才多少年?一個甲子都不到。他定下的規矩就沒人守了嗎?既如此,置大昭律法為何物?有法不依,要法何用?”

“哎,好女兒!”

左林對女兒的耿直是頭疼又佩服。他是個油滑子,但這不妨礙他欣賞旁人的正直,尤其這正直的人還是他的孩子。

左林搖搖頭,耐心解釋道:“那些人的賣身契還在主家手裏,故而你將人放良不會在其他人家那裏掀起什麽風波。但是你收兩成租就不同了。是,是,你別這樣看著我。太祖是規定過,至多只能收兩成五的租,但如今這世道畢竟變了呀!

大家收四成租這多年了,你忽然要收兩成租,那些莊戶雖投身莊子,但又不是賤籍,戶部每年收繳的稅銀裏,這些莊戶的人丁稅也是有的。只是鄉紳能免除部分人丁稅,再加上一些暗中操弄,隱去幾戶,並未實繳罷了。”

左玉聽得仔細。便宜爹到底在官場多年,其中的門道應該比旁人清楚。

“你現在收兩成租,這些莊戶能忍一時,不能忍一世,免不了也想降租。就按時下最低的四成租來算,直接去掉兩成,那些鄉紳少則幾萬畝地,多則十幾萬畝,更有甚者,如隔壁畢新,老家良田就有六十多萬畝!一畝少兩成,這一搞得是多少銀子?”

左玉點頭,未對這事發表評論,反是問道:“父親,咱們家亦有良田十萬畝,您收人多少租?”

左林臉一紅,“四成。”

頓了頓又立刻道:“但有一戶算一戶,你爹爹我可沒做隱戶的事,人丁稅都實打實交的。田賦也未曾做一丁點手腳,除去太祖太宗天子賞的功勛田,剩余的六萬來畝,自己置辦的,都實打實交了。”

左玉震驚了!

如此勢利又愛鉆營的便宜爹居然如此有節操?這真叫人意外了!

左林嘆氣,“前朝武人作亂,曾鬧出過幾次事來。大昭立國後,對武人多有防範。你爹爹我貴為驃騎大將軍,又爵封鎮國,實在不敢違逆國法,這些年也是過得如履薄冰,生怕出了岔子被言官抨擊。所以,你說要整頓家風,我亦同意。這人呐,越在高處越要謹慎,不然……”

他搖搖頭,“今日團花簇錦,明日便能秋風蕭瑟。所以,玉兒,你這事不周全了。”

“事都做了,讓我將話收回來也不可能了。不然,不用那些鄉紳出手,那些莊戶就能將我撕了。”

左玉沉聲道:“若憐憫農人辛苦也是錯的話,我就錯了!我倒要看看,這天下到底是百姓大還是鄉紳大!”

左林嚇了一跳,“玉兒,陛下尚不敢直接與鄉紳對抗,還得借著你這事的由頭將事做下來,你哪來的膽子竟要與天下鄉紳為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