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晚上,紀昜來了。

無雙端出一碟子桂花糕,紀昜還有些詫異:“你怎麽知道我喜歡吃桂花糕?”說著也沒等無雙回答,就拿起來吃了兩塊。

無雙能說我自然知道?肯定不能,便以練廚藝為借口,正巧做了桂花糕。

兩人合著夥把一碟桂花糕吃了,這東西再好吃,吃多了也有些膩,所以無雙還準備了茶,兩人一邊喝著茶,無雙就把今天蘇城來的事說了。

經過她這陣子的試探,她確定紀昜和魏王是不互通的,至少在她面前是這樣,所以有時跟魏王說過的事,她跟紀昜說時還要夾帶著把前情提一遍。

“一次不忠百次不用,怎麽你還打算留他一條狗命?”紀昜挑眉道。

“我打算等帳盤完再說,看他是不是真心實意悔過。他對布莊熟悉,打理了多年,蘇州那邊的貨源和京城這的路子都熟悉,就是不用他了,總要找到合適的人接下他的位置,這中間也需要個過程。”

無雙考慮的比較多,有的嫁妝鋪子能開多年,每年所賺不少,有的嫁妝鋪子開幾天就虧錢關門,這中間人的作用其實很大,並不一定是忠心的人就懂得做生意,一個合適的大掌櫃其實很難找,這也是為何她沒一上來就和蘇城撕破臉皮的原因。

她打算看過蘇城報上來的帳後再說,是不是誠心悔過,無雙不想聽人說,因為人的嘴會說謊,看他如何做就行了。

見無雙這麽說,紀昜也沒多說什麽。本來他也不懂做生意的事,不過是無雙跟他說,他就在邊上說兩句罷了。

之後兩人吃飽了睡覺,一夜無話。

.

那三箱子賬本,花了三天才看完。

宮嬤嬤不擅長這個,也說不清楚,就把魏王府派來幫忙看帳的老賬房請了過來。

老賬房說了很多,其實老賬房說的這些無雙也聽不懂,大體只懂了這帳沒有問題,不過有後續人為加過的痕跡,總體來說從賬冊上來看,這個布莊的生意是一年好過一年的,看不出有貪墨的痕跡。

為了證實這點,老賬房還專門對比過,得出鴻盛布莊每年所賺的銀兩,比其他相同規模的布莊要多的結論,算得上是經營有方。

另外,幾個莊子每年的進賬也挺正常,若碰到旱年災害,進賬會少一些,但若是碰到風調雨順的時候,進賬就會符合當年情形。

值得一提的是,這老賬房是魏王府的賬房之一,管著魏王私產的,魏王的私產中也有布莊、莊子,老賬房對比過才得出這一結論。

那如果照這麽看的話,蘇城的悔過之心還是挺明顯的。

無雙一時也找不到合適的人選接替他,便讓人去跟蘇城說,賬目這邊收下了,這幾處暫時還交給他管著,不過以後改為三個月一報賬。

……

時光匆匆,轉眼間就到了郿無暇出嫁的日子。

當下習俗是成親的前一天,新嫁娘家要提前往夫家發嫁妝,除了這以外,給新房進家具、布置新房,婚床也是新嫁娘這邊鋪的,長陽侯府這邊自然有所準備。

只可惜,這個過程並不順利。

其實從兩家確定婚事,到開始照著禮俗過各種禮,這個過程就十分不順。曹氏當時雖答應下來,是迫於無奈,人答應了心裏卻不甘,以至於之後武鄉侯府派人來過禮,她無事還要挑三分刺,更何況武鄉侯府那邊根本不重視,武鄉侯夫人看不上郿無暇,這態度自然也影響到下面人。

總之,中間磕磕絆絆的。

這次發嫁妝也是如此,本來只有一個多月,時間就不夠用,家具這種大件不能現做,只能現買,曹氏好不容易湊齊了家具,等到送嫁妝這天,長陽侯府這邊架勢倒是擺得挺足,親戚朋友們都來了。至於嫁妝,不管箱籠裝得滿不滿,東西貴重不貴重,最起碼足足的六十四擡,面子上看也能過去。

但武鄉侯府那邊就敷衍了事了,竟沒派人來迎,等東西到時,送嫁妝的隊伍還在門外等了會兒,才開了大門讓東西進去。

按照習俗來看,這自然不吉利,嫁妝不能順暢入門,意味著可能這門婚事不順。

這也就罷,等進去後,就只派了兩個下人來引路,到了新房,也沒見到男方家的親戚們。一般按照習俗,送嫁妝鋪床時兩家親戚要碰個面,算是熟悉下面孔,可武鄉侯府這邊一概沒有,連主人都沒露面。

來送嫁妝自然不能曹氏親自去,而是她嫂子和她兩個堂弟媳婦幫忙的,兩人帶著親戚們在男方家受了冷落,回來自然有話說。

別看曹氏平時抱怨孫家如何如何,她也要臉面,親戚們如此大的怨言,她不光不能生氣,還得幫著一起埋怨。還專門差了人去孫家問,到底怎麽回事,是不是臨時出了什麽事,才會如此失禮。

親戚們自然看出曹氏的色厲內荏,厚道點的自然不會再說什麽,可還有那不厚道的,或是一直和曹氏不怎麽合的,就在下面說小話,又不巧讓曹氏聽見了,總之場面十分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