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位於城東的蘇家,蘇城終於等來了蘇啟懷。

“你總算來了,我還以為你不打算露面了。”蘇城臉上帶著幾分怨氣。

蘇啟懷四十多歲的年紀,生得也算是相貌堂堂,就是可能近些年日子過得好了,有些大腹便便的模樣,聞言他也沒惱怒,就是笑容有些勉強。

“你在說什麽話,我這不是出了趟遠門。”

聽到出遠門,蘇城臉上帶了幾分嘲弄之意,就像他之前也沒去蘇州,就在京城,那老掌櫃為了替他遮掩,才會推說他出了遠門。蘇啟懷大概跟他是同樣情況,有事就出遠門,沒事就在京城。

之前蘇城去蘇啟懷家找過他兩次,蘇啟懷一直沒露面,直到他後來翻臉,派人去給蘇啟懷放了狠話,大意是他若想跑是跑不掉的,事情是兩人一起做下的,自然一起擔。

要說起這其中緣由,就扯得有些遠了。

蘇城本是蘇王氏當年專門挑給蘇氏的陪嫁,蘇王氏能在臨終之前挑了他出來,顯然是對他極為信賴,且他本人也有過人之處。

事實上蘇城最起初只是蘇家的家奴,因常年跟在老爺身邊辦事,展現出過人的經商天賦,蘇王氏的丈夫蘇老爺就將他提拔成了一個鋪子的三掌櫃,後來蘇老爺因意外過世,蘇城就一直跟在蘇王氏身邊。

及至蘇王氏病重過世,到蘇氏出嫁,蘇家布莊轉到京城來,蘇城一直恪守本分兢兢業業。

這意外就出在郿戰和蘇氏兩人都死了以後,蘇城幫著太姨娘辦過兩次事,能明顯看出二房是失勢了,老太太都遷居莊子,小小姐則落在郿家大房手裏。

一次機緣巧合下,蘇城偶遇從蘇州來的蘇啟懷,這蘇啟懷也是蘇姓族人,和蘇氏的祖父還沾著親,若是按照親戚關系來算,蘇啟懷算是無雙的堂叔。

蘇城認識蘇啟懷,當時蘇啟懷十分落魄,說是來京城尋尋機會,實際上是在蘇州待不下去了。不過當時蘇城並不知道,一個有心,一個無意,兩人交情越來越深,漸漸的蘇啟懷就從蘇城口中得知蘇王氏這一脈的近況。

當年蘇姓族人吃蘇家的絕戶,蘇啟懷在邊上可是看得真真切切,無奈他這一脈在族裏沒有說得上話的長輩,根本沒分到什麽東西,如今這麽好的機會擺在眼前,蘇啟懷怎舍得放過?

哪怕蘇城一開始無心,也禁不起蘇啟懷這水磨的功夫,日日在他面前說著鴻盛布莊能有如今的勢頭,可全靠蘇城,又提到當年蘇王氏以寡婦之身立門戶,若不是有他們這些老夥計跟著,哪有蘇家現在的家財。

更何況蘇城也不是沒心,畢竟小姐不在了,小小姐現在還小,太姨娘說白了是個外人,自己每年還要找她報賬,報的是哪門子帳?

如果說一開始蘇城不滿,是出於對一個外人過問鴻盛布莊的事,那後來漸漸給的銀子越來越少,漸漸甚至不露面了,已經說明了異心。

不過蘇城還不敢明晃晃,他還在試探,試探一次兩次,太姨娘都裝聾作啞,他就明白是怎麽回事了,也因此膽子越來越大,再加上蘇啟懷一直慫恿他,兩人索性一拍即合。

不過蘇城還給自己留了後路,他之所以把蘇啟懷拉進夥,就是預計如果哪天真有人找上門了,完全可以拿蘇啟懷這堂叔的身份說事。

而蘇啟懷,本就落魄,從蘇城手指縫裏流出一星半點來,就夠他吃得腦滿肥腸。

一開始蘇城還只敢從中挪用貨銀,隨著時間逐漸過去,他也漸漸忘了這布莊是有主的,甚至覺得這布莊就是自己的,直到無雙這次親自找上門。

蘇城也不傻,他就是意識到他的小小姐被郿家大房拿捏在手,太姨娘是個病重的老婆子,才敢肆無忌憚,如今竟然找上門,必然有蹊蹺。

這一打聽不要緊,他的小小姐竟然被賜婚給了魏王,也就是說馬上要當王妃了。

素來民不跟官爭,更何況是皇家。

收到消息的當晚蘇城一夜都沒睡,什麽可能他都想過,卻懼於魏王威名不敢嘗試,而蘇城還沒忘記一件事,他其實還是蘇家的家奴。

當年蘇王氏提出要還他的身契,只是當時他正和另一個掌櫃競爭大掌櫃之位,遂拒絕了,蘇王氏也是出於這個緣由最終選了他做大掌櫃。

長久以來,蘇王氏沒將他當家仆,蘇氏更不用說,給他的權利極大,所以蘇城就忘了這件事,直到那日無雙意有所指說了那幾句話,他才想起自己的身份。

……

“廢話我也就不多說,你雖沒露面,想必情況弄得比誰都清楚明白,這些年你借著鴻盛布莊,也做了不少生意,攢下了一份家業,你現在把之前從我這拿走的銀子還回,我拿著去向小小姐報賬。”

蘇啟懷一聽說讓他還銀子,臉就黑成了鍋底色。

他其實不意外蘇城會這麽做,這老家夥別看做生意還行,其實是個膽小的,若是換做他,早就把鴻盛布莊吃空,生意全帶到自家鋪子了,可惜這老家夥太過膽小,一直留著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