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二合一66-67章】……(第2/5頁)

裴明昉略微有些吃驚,但他並未問母親為何會認識團團,只說:“是,吃過一次,味道極好。”

趙令妧笑意更濃:“團團是個很可愛的小囡囡,她母親也是個好女人。”

“人好,手藝也好。”

裴明昉這一次竟沒立即回答,他猶豫片刻,竟然只是沉默地點了點頭。

這是趙令妧第一次看到兒子對一個女子如此慎重。

大多數時候,若是趙令妧說起誰家女兒來,他只會沉默而疑惑地看著她,似乎根本就不知道她說的是誰。

但現在,他不僅知道團團的名諱,甚至知道她們母女兩個一起擺攤,對於沈憐雪,他竟也是認識的。

這可真是太難得,也太叫人歡欣鼓舞了。

李思靜上了茶,很快就退了出去。

花廳便只剩下母子兩人,裴明昉才低聲開口:“母親,你是否……是否在甜水巷搜查當年那位女子的身份?”

裴明昉是當朝宰執,是官家跟前的心腹紅人,政事堂裏數他年紀最輕,卻也只他主意最正。

跟他一樣的強硬派大多都是他的同窗、發小甚至親戚,汴京裏許多事,都逃不過他的眼。

明懿大長公主要查甜水巷的人口,這時並不是秘密,人人都當她當年丟了價值不菲的銀錢,因此在入宮當值時,代理開封府尹的靖王趙衸便玩笑似地問他:“姑母當年丟了什麽?如此大動幹戈。”

也正是如此,裴明昉便猜到母親有了新的線索。

“母親,可否把你知道的線索告知於兒子?”

裴明昉擡起頭,頗為懇切地看向趙令妧。

這八年來,裴明昉苦苦尋覓,趙令妧細細探尋,對方一直都杳無音信。

這個原本就來歷不明,又失去一切蹤影的女子,讓裴明昉心魔更深。

因為他就連道歉、補償和挽回,都不知道要找誰,都不知道要如何做。

他只能按照自己少時的理想,努力做個治世能臣,努力開創清明盛世,只有這樣,他才會忙碌得沒有時間去回憶過去。

他甚至總覺得對方再也不會被尋覓,恍惚之間,總以為年那一夜不過是他做的噩夢,如今夢醒了,糾纏他多年的夢魘似乎就散了。

就在他即將死心時,公主府這邊卻開始有了新動作。

這讓一向心緒穩定的裴明昉也不由有了些許期待。

他同趙令妧從來不藏著掖著,母子兩個總是有話就說,知道了這件事,他便抽空過來問一句。

若是當真能尋到人,那是最好的,無論結果如何,但求心安,若尋不到,能有線索也尚可,只要鍥而不舍尋找,總能有結果。

在裴明昉這裏,就沒有做不成的事。

趙令妧見兒子神態堅定,頗有些篤定和堅持,不由嘆了口氣:“確實是有了線索,且這個線索十分清晰,就差實際尋到人了。”

裴明昉心中一跳。

趙令妧看著他,一字一句把過程都說清,最終道:“孫九娘不願意說,我也不能強求人家,她作為一個房東,有自己的操守和堅持,但我們也可以根據她的話,側面巡查。”

“我同思靜商議,覺得那戶人家似乎在甜水巷出現過,就是玉佩出現在楚府的那幾日,所以我才派人只巡查那幾日的租客。”

裴明昉認真聽著母親的話,他半垂著那張同母親相似的鳳目,目光不悲不喜,神情冷淡而自持。

若不看他那雙緊緊捏著椅子扶手的手,任何人都會以為他在議事堂議政。

趙令妧說得很仔細,最終她道:“雖已尋了巡檢司,也同開封府打過招呼,但汴京人來人往,每日都有萬人進入,又有萬人而出,即便把位置定在甜水巷,也很難查清。”

“只能一點一點找附近租客詢問,但收效甚微,因已過去數十日,大多數人都已不記得,甚至不認識這麽一戶人家。”

最難的不是沒有人力,不是沒有官身,最難的是他們根本不知道這戶人家的細節,不知道他們到底幾口人,姓什麽,從哪裏來,又要到哪裏去。

趙令妧又嘆了口氣:“慢慢找吧,年節前若還不行,我便再去問問那孫九娘,只得如此了。”

而裴明昉卻緩緩擡起頭,他輕輕松開捏著扶手的手,對趙令妧緩緩開口:“母親,你有沒有想過,或許這戶人家,甚至只是當年那名女子,都還在甜水巷中?”

趙令妧微微一頓:“什麽?”

她坐直身體,炯炯有神看向兒子。

裴明昉斟酌片刻,道:“依母親所言,孫九娘是甜水巷的老房東,她也是汴京的坐地戶,對於甜水巷、淡水巷一帶,她是很熟悉的,因此,租客情形,尤其是長租的租客,同她應當都很熟悉。”

“那枚玉佩,”裴明昉聲音突然有些幹澀,他停住好久,才繼續道,“那枚玉佩在那種情形之下遺失,被對方帶走,她不可能不知這枚玉佩代表什麽,她當年悄無聲息離開,就是不想讓人知道她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