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二合一37-38章】……(第3/5頁)

“大約是找到了,那日楚家的小郎君從家中出去,急匆匆就去了甜水巷,至於他到底進了哪戶人家,奈何有親隨跟著,咱們的人沒敢太靠近,無從得知。”

“但我這幾日從甜水巷走訪,也查到些許。”

她一字一頓道:“甜水巷恰好有一位楚家小郎君的同窗,姓鄭。”

————

趙令妧的心情猶如被颶風吹著的風箏,一會兒高高飛起,一會兒狠狠落下,總是搖擺不定。

摔落的次數多了,叫她的心千瘡百孔。

她一口氣差點沒憋在喉嚨裏,好半天才道:“那又如何?”

為了裴明昉當年那一場差錯,她難過了許多年,糾結了許多年,也尋覓了許多年。

這麽多年,對方都杳無音信,什麽線索都沒有徹查清楚,卻在她即將死心的時候,終於有了轉機。

哪怕線索渺茫,趙令妧也不想放棄。

她根本顧不上什麽優雅端莊,什麽金枝玉葉的體面,此刻在她心裏,只有“查到些許”四字。

李思靜聲音不緊不慢,用溫和到幾乎平淡的嗓音安撫著激動的公主殿下。

她道:“殿下,之前我便稟報給您,楚家小郎君說玉佩是同同窗關撲時贏得,具體從誰手中所得,他不好細問,只得作罷。”

“但我從楚家離開後並未立即離開,等了大約兩刻,楚家小郎君便匆匆離家,去了甜水巷。”

這個片段,李思靜剛回公主府時就同她稟報過。

趙令妧點頭:“是,正因如此,你才去甜水巷走訪調查。”

李思靜道:“咱們沒有正式追攝直牒,又不能驚動開封府,驚動晉王殿下,咱們便只得低調行事。”

裴明昉之前出的那一場差錯,是他今生做過最錯誤的一件事,此事決不能被除親屬之外的人知曉,否則裴明昉一生抱負都將付諸東流。

但差錯並非他故意為之,奈何年輕氣盛,被親信之人算計,被人坑害至此,個中由來,已無法一一說清。

這世間,本也沒有非黑即白的事。

但此事卻已經成了裴家的心結,成了刺在裴明昉心口的利刃,成了他身體裏流不盡的血汙。

作為母親,在斥責,怨懟之後,明懿長公主迅速站了起來。

她讓人暗中查訪,努力尋找被害的女子,也努力想要彌補錯誤。

她知道有些事永遠無法彌補,破鏡永不能重圓,即便圓了,破鏡之上依舊有數不清的裂痕。

但他們總要去做的。

否則被害者又何其無辜。

趙令妧從翻湧的思緒裏清醒過來,她擡起頭,緩緩舒了口氣:“你說得對,是我著相了。”

李思靜這才繼續道:“楚小郎君是個極為優秀懂事的孩子,他從不貪玩,也幾乎不去瓦舍青樓,甚至不同旁的世家子弟那般吃茶品酒,他每日除了書院讀書就是歸家,便是丹鹿書院的陸山長都誇他年少穩重,大有可為。”

“這樣一個郎君,不可能去甜水巷私會,他去甜水巷的原因只能是歸還玉佩。因此我只是讓人從書院打聽,大約知道了楚小郎君都有哪幾個玩得好的同窗,這些同窗中,又是否有人住在甜水巷。”

那塊玉佩,最可能的擁有者就是甜水巷的那位同窗。

如此一來,前前後後邊都能對上。

趙令妧安靜聽著她的話,這一次沒有著急發問。

李思靜繼續道:“事情很好查,楚小郎君關系最好的同窗姓鄭,是一位平民子弟,家住甜水巷,同楚小郎君所去之處極為吻合。”

聽到這裏,趙令妧便全都明白了。

她道:“這位鄭小郎君出身如何?”

不能明察只能暗訪,所得消息便會有疏漏,但李思靜在宮中為官多年,是她身邊最得力的心腹,趙令妧是很信任她的能力。

果然,李思靜便輕輕笑了:“這位鄭小郎君年十二,名叫欣年,父親早亡,跟隨寡母生活。”

“他十歲便考入丹鹿書院,在同窗之中頗有才明,一直穩居班中一二,就連楚小郎君都力有不逮,總是差他分毫。”

“聽聞陸山長很是欣賞他,準備在他十五之後便收為親傳弟子,親自教導。”

以極其平凡的出身,卻成為世家權貴紮堆的丹鹿書院中的佼佼者,這位鄭欣年小郎君,當是神童人物。

趙令妧聽到鄭欣年的年歲,原本明媚的眼睛暗了暗,她嘆了口氣,道:“這孩子可真優秀。”

別人家的孩子,一個比一個優秀。

李思靜卻輕聲笑笑,柔聲道:“殿下莫急,雖然這位鄭小郎君瞧著不像是同當年那位女郎有關聯,咱們也不能貿然上門去問玉佩從何而來,但這位鄭小郎君的母親孫九娘卻是個十分厲害的娘子。”

她也不賣關子,直接道:“她是個房東。”

趙令妧的兩個兒子都很優秀,自己本身也是相當聰慧,她一瞬便明白過來:“你的意思是,在這位孫娘子的租客裏,很可能就有當年那位小娘子。”